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说的正是体内湿气重

让人无法提起精神

厦门近日多湿热

不少人表现出湿气重的不适症状

我们请专家来解读

湿气与我们人体的关系及表现

以及梅雨季节如何防潮祛湿

什么是湿气?

中医将齿痕舌或舌苔黄腻、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状态称为湿气重。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为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见病症。

头昏脑涨、困乏无力可能是湿气作怪

最近几场间歇性的降雨,让市民黄女士感到浑身不适。坐在家里就感觉浑身出汗,头皮、面部、后背、胳臂都粘湿不舒服;膝盖关节困顿阴冷,感觉活动不灵便;白带呈现稀水样。此外,黄女士还感觉头昏脑胀、没有食欲,浑身困顿乏力。

湖里区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生黄清豹介绍,如果人体内湿气太重,或外界天气湿度大,很多人就会像黄女士一样,出现诸多身体上的反应。

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体内湿气重,脾胃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黄清豹说,中医讲天人合一,就是人跟大自然是一体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状况,人体也会出现相同的病症来。但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身体好的人会通过自我代谢得到改善,也就是免疫能力比较强,会少出现这些问题。身体免疫力较低下的人,就更容易受天气影响,从而产生这些症状。

医生支招:通过饮食调理脾胃,早起运动不熬夜

黄清豹说,厦门临海多湿,人体受湿邪侵蚀比较严重,须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最主要的是调理脾胃。

吃冰冷食物,往往最先损伤的就是脾胃。因此,护养脾气不能过多食用寒凉食品,而应以温补为佳。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健脾的功效。

另外,夏季出汗过多易损耗津液,常吃番茄、山楂、猕猴桃等略带酸味的水果,能够敛汗祛湿,有助于生津解渴、健脾消食。体质较差的人,可服用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预防感冒。日常食物中,大蒜、姜、葱、食醋也有防治暑湿感冒的功效。

同时,不熬夜,早起运动。遇到梅雨天气,人会犯困疲劳,觉得没有力气,可通过运动、听音乐、跟人聊天等方式调节。

症状太过严重的,推荐吃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或中成药,如薏米、赤小豆、山药、茯苓,配合葛根、甘草等。

莫名其妙总发烧,原来是湿毒堆积

安先生在今年春节后近3个月的时间内发烧了6次,体温在38℃至39℃之间,最高时达到40℃。每次发烧到医院吊瓶一两次并口服消炎药后退烧,但每过10天左右会再次发烧。

他说,每次发烧除了全身肌肉酸痛,没有其他症状。这期间,CT、甲状腺检测、心脏彩超、风湿免疫等该做的检查都做过了,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小北在欧洲留学,前两年适应得还好。从去年开始,在春暖花开,街头柳絮纷飞,空中飘满氤氲香气的时节,小北便开始过敏。典型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肿发痒。

另外就是发烧。尤其今年春天,小北隔三差五就莫名其妙地发低烧。没有流鼻涕、感冒咳嗽等症状,但会头疼,尤其吃完退烧药和消炎药后感觉浑身无力非常难受。这样反反复复持续了两个月。

医生说法

1

发热原因有很多 中医对症来解决

曹红霞(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中医总结出寒湿、暑湿、湿温、湿热等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可对症解决。

中医的辨证论治,辅以刮痧、针刺、艾灸等外治疗法,效果可见。

每到夏天,暑湿蕴久成湿毒,很容易发烧找不到原因。如病例中的大刘。当时查看他的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濡,就考虑是湿毒内蕴无法排解,水湿化热以致反复发烧,用甘露消毒丹调理一周后好转出院。

此外,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会高热;很多肿瘤患者多耗气伤阴,阴虚的会在夜间低烧。

2

寒湿阻滞身乏力 甘温方法除发热

刘进东(思明区瑞来春中医门诊部老中医)

莫名奇妙地发烧,按中医理解属于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而发烧只是其一种表现症状,西医讲就是免疫力低下,不适应地方气候特点。

病例中的小北就是这样。经过一个冬天的寒冷积聚,入春后身体启动生发阳气,但不足以对抗寒湿,故总是处于低烧状态。

虽然发烧是身体的一种防卫反应,但长期发烧或发高烧却对身体有害。该如何改善发热状况呢?

中医讲“甘温除大热”,就是说用甘温的方法可以解除发烧。临床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如嗓子疼、恶心呕吐等病症轻重临时加减药方,采用“补中益气汤”等温热的药汤调理脾胃扶助正气,或用“三仁汤”解决湿温发热,都是中医解决此类问题的特色所在。

3

调升体温排湿毒 刮痧艾灸来辅佐

林坤岳(湖里区瑞来春中医门诊部老中医)

中医认为,寒湿是百病的主要根源。这几个病例都发生在春天,经冬入春,寒湿大量累积,导致肠道功能衰弱、代谢功能低下,经过肠道渗透的毒素进入血液,春天生发季,便亟须经过皮肤毛孔排除。

其中,毒素积累的重要表现就是皮肤暗沉、瘙痒、起疹子,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以及身体倦怠、嗜睡等症状。如果毒素没有通道排解,人体就会充当垃圾桶,堆积产生囊肿、增生、结节甚至肿瘤等。

人体为了排解寒湿和毒素,会透过神经系统调升体温来加快代谢,这就是春季人体容易莫名发烧的原因。而出汗、刮痧、艾灸等,也是在提高体表温度促进循环打开排解毒素的通道。

安先生和小北就是如此。小北经刮痧及加强运动锻炼后,近一个月未再发烧。

寒湿、毒素排除后,人体就不会以发烧手段来去除身体寒湿及毒素,低烧、高烧也就有效解除。

厦门晚报记者 白丽 通讯员 李琪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