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顧一下國內的網絡發展史就會發現,2G時代普通消費者的資費大約在30塊錢若,3G牌照發放後,三大運營商的資費已經是66元起步了。據一位運營商的供應鏈人士透露,三大運營商正在加班加點調試5G基站和網絡,因爲本週內牌照就要發放,5G基站必須儘快投入使用。

6月3日,工信部宣佈將於近期發放5G牌照。據一位運營商的供應鏈人士透露,三大運營商正在加班加點調試5G基站和網絡,因爲本週內牌照就要發放,5G基站必須儘快投入使用。

從各方面反饋的消息來看,很多人並沒有想到5G牌照會在近期發放,包括運營商。據山東聯通負責網絡規劃的技術人員透露,本來省公司要求年底完成5G骨幹網絡擴容,並把建設完成的5G基站調試完畢。顯然,5G牌照發放比預期提前了半年。

5G牌照即將發放 糟糕的體驗或許會讓消費者失望

事實上,手機廠商也沒有想到5G牌照會在上半年發放。按照此前各個手機廠商公佈的消息,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纔會推出5G手機。對於消費者而言,期待已久的5G就要來了,但糟糕的體驗或許會讓消費者失望。

速度:理想與現實的巨大懸殊

衆所周知,5G最大的亮點就是速度快。日前,華爲手機總裁何剛測試的結果顯示,5G網絡速度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Gbps。現在家庭光纖寬帶速度大約在200Mbps左右,5G要比寬帶還要快幾倍。

不過,消費者也不要高興太早了。5G商用後,網絡速度很難達到宣傳中的那樣快。與4G網絡一樣,5G基站的總帶寬也是共享的。也就是說,一個基站的5G用戶越多,上網速度也就越慢。現在,5G網速之所以能夠達到1Gbps,是因爲這是實驗室的測試數據,同時使用5G的終端數量少。

5G牌照即將發放 糟糕的體驗或許會讓消費者失望

在5G真正商用後,每位5G用戶能夠分配的帶寬只有100Mbps左右。還有一點就是,5G在獨立組網模式下,啓用毫米波技術後,下載速度才能達到20Gbps或更高,屆時每位用戶分配的帶寬纔有望突破200Mbps以上。

覆蓋:5G信號或許讓消費者抓狂

由於運營商前期沒有充分的準備,5G牌照發放初期,信號覆蓋肯定不會太完善。援引媒體的報道,在5G牌照發放後,3年內要建設300萬個基站,5年內要完成600萬座基站的建設。

按照公開的數據,目前三大運營商的4G基站數量不過300多萬座。曾有通信人士透露,5G基站的密度至少比4G網絡要多1倍。事實上,既便5G基站數量比4G多1倍,信號覆蓋也不一定比4G網絡好,因爲5G網絡所使用的頻段更高,穿透力更差。毋庸置疑,5G網絡發牌初期,5G信號肯定會很差,消費者體驗差也在情理之中。

資費:5G資費不比4G貴是騙人的

除了網速外,資費可以說是消費者關注的又一個熱點。儘管三大運營商一直在承諾,5G網絡資費肯定會比4G便宜,但從以往的一些經驗來看,5G網絡資費肯定不便宜。

5G牌照即將發放 糟糕的體驗或許會讓消費者失望

回顧一下國內的網絡發展史就會發現,2G時代普通消費者的資費大約在30塊錢若,3G牌照發放後,三大運營商的資費已經是66元起步了。4G牌照剛發放時,起步價已經是80多元了。當然了,4G普及後,一些套餐的門檻已經降到了十幾塊錢,但實際消費都在50塊錢以上。

由此來看,5G牌照剛發放後,門檻也會在80元左右,不可能更便宜。要知道,未來幾年裏三大運營商要投入3萬億建設5G網絡,這個高昂的成本肯定是消費者買單,畢竟運營商不是做慈善的。除了資費外,5G終端的價格也比較貴。相比4G,5G網絡的使用成本更高。

寫在最後:經過了翹首期盼後,5G網絡就要來了。可是,消費者要做好心理準備,5G網速不像宣傳中的那樣快,初期的覆蓋也不是太好。所以,對於5G,消費者不要有期望太高,因爲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