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韵长乐】松下民居(上)

松下民居

松下的开发最早始于元朝,是大陆渔民出海捕渔时休憩避风之所。明末清初期间当地为倭寇所盘踞。明代《长乐县志》 载:“小祉巡检司(在县治东南二十都,原在祉溪澳。洪武二十年移置今所,巡检牟志颜创)。厅屋(三间)、门楼(三间)、巡检廨舍(三间)。松下巡检司(在县治东南二十都。旧治福清县海口,洪武二十年移置今所。巡检赵玄哲创)。厅屋(三间)、门楼 (三间)、巡检廨舍(三 间)。”到了清朝初期才又有福州沿海渔民移居此地,并逐渐形成具血缘关系的村落,其中以陈、林、郑、王、杨、罗等为大姓族群。今日首祉村是松下镇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为松下镇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滨海台风频繁,松祉首当其冲。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二月,松下乡民陈天养偕幼子在烟墩山砍樵,遇风暴,惨失其子,是夜暴风掣户,继又失其父。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十六日,风雨怪作,拔树毁屋,海边尤如洗。十四年(1641年)八月初一日,大风拔木飘瓦,坏庐舍甚多。民国7年(1918年)8月,一次暴风海啸, 使不少村庄覆没。1969年9月的11号台风,1985年8月的10号台风,1990年8至9月的12号台风和18号台风,1992年8月的16号台风,都给松下各村造成了 巨大的损失。以往民居多筑石厝,正缘于防御台风之故。

当地民居多利用花岗岩石,沿山坡地兴建,其结构多为方正双层独栋建筑,窗户小,开于高处,窗棂以石条为骨架,屋脊为曲线造型如火焰燃烧般的“封火山墙”,屋顶以红或灰瓦覆盖并于接缝处压上石头,以防强烈海风吹刮侵袭。

一、松下聚落的建筑特色

松下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其成长历程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其建筑工匠技法非常出色,尤其是石棚部分。石砌外墙和木造内构的结合非常突出,木构造中穿斗和抬梁式的构造因着机能需求的弹性变化而彼此结合,显得格外独特;同样的石材,从屋顶、墙身、铺面、石桓、驳嵌整合在十分和谐的环境中,却又能呈现每一栋建筑的特色。

松下传统建筑的形成应在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断层的建筑结构。早年是从事沿岸海上捕鱼作业,因天气因素开始在岛上泊憩,初期以草寮作为临时休息及避难住所。东南有松下镇二巡检司,又东有小祉山巡检司,后移治大祉澳。此时松下各房里祖厝建筑逐渐形成。

在松下镇的松下、首祉、大祉、前连等村,现在依然可见闽东的海岛石头的传统建筑。地处偏僻的午山村是至今完整保存,尚未被现代建筑入侵的传统聚落。

图文/郑金勇

编辑/林 倩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