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蒲长廷)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5月17日至2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各种高科技展品在16个专题展区一一亮相,在提升权威性、创新性、知识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柴程

5月17日,记者来到国际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展区,这里展示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目前海下科考最新高科技设备,包括“海翼”水下滑翔机、“探索4500”水下机器人、雪龙号、雪鹰号、向阳红十号、万吨级海警船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黄鱼”水下机器人引来了不少市民观看。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探索4500”高精度自主水下机器人,采用全长4.9米,高1.66米,集成了自主导航、高精度航行、智能避障决算、热液异常探测、海底照片等技术,能够水下续航20小时,工作水深达4500米,如果遇上反潜武器,这只“萌鱼”还能自主击沉海狼。

此外,“海翼号”水下滑翔机,雪龙号、雪鹰号、向阳红十号等海洋科技成功也在展区一一亮相。据了解,‘海翼’水下滑翔机,可以无故障连续工作91天,航行距离达1884公里,使中国成为第二个具有跨季度的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区,一辆两轮的电动车被市民团团围住“试驾”。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两轮电动车在过弯的时候利用“控制力矩陀螺”技术,可以保障无侧倾力,保证驾驶的舒适度,此外,电动车的电池为220V,再家中即可充电,完全不需要使用充电桩。

此外,还有一些和“生活”沾边的高科技引参观者驻足。比如现磨鲜米机器,将磨米和零售集为一体,全封闭制作;能够做骨科手术的机器人,精度达到0.8毫米,大大减少手术中的创伤、出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