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物折射一段歷史,一段歷史積澱一份文化。5月17日在博物館日來臨之際,駐守在粵港邊海防一線的武警某邊防支隊官兵走進深圳博物館改革開放史展廳看歷史、話發展,近距離感受深圳的拓荒精神和深圳速度,感悟改革開放40週年以來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激發官兵致力“第二故鄉”建設的熱情。

走進深圳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深圳拓荒精神

深圳博物館於1981年建立,1988年11月開館,是深圳文物收藏和歷史研究中心。一幅幅反映歷史的珍貴照片、一件件歷經風雨的珍貴史物,全方位立體地展現了深圳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隨着講解員的精彩解說,官兵瞭解到深圳改革開放40年來的艱苦和輝煌歷史,特別對深圳改革開放的背景、過程及成果,對深圳創造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奇蹟發展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走進深圳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深圳拓荒精神

高達2.8米、長126公里的鐵絲網,90多公里的巡邏道,163個戰士執勤崗樓,10個檢查站,24個耕作口(俗稱“小關口”)以及25個沿線企業的人、車進出自管口,僅僅耗時4年修建完成。站在爲深圳“二線關”修建作出重大貢獻的基建工程兵生活蠟像館前,官兵對前輩們能喫大苦、流大汗、打硬仗的樸實作風深懷敬意。

走進深圳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深圳拓荒精神

【記者】向雨航 朱洪波

【通訊員】林華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