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和海軍不和是有深刻的歷史淵源的。這要從明治維新初期開始說。

第一明治維新的主力軍是薩摩藩和長洲藩,比如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都是出自薩摩藩和長洲藩。明治政府出現兩大派系。

第二日本維新開始後建立新軍隊的基礎是從薩摩和長洲召集的,薩摩成爲海軍,長洲成爲陸軍。而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沒有議會,沒有憲法,完全是藩閥政治。薩摩藩和長洲藩各自擁兵自重,左右日本政局。陸軍和海軍成爲各個派系的工具。

第三日本海軍學習英國,日本陸軍先學習法國,普法戰爭後改學德國。從這時開始日本海軍和陸軍就開始了各自不同的發展路線。

第四發展海軍和陸軍都要耗費資源,而海軍和陸軍有分別代表了不同藩閥的利益,所以在爭奪發展資源,比如鋼鐵,石油上矛盾很多。第五20世紀30年代陸軍內部分裂爲皇道派和統治派,226兵變后皇道派被打壓,以東條英機爲首的統治派上臺。陸軍親德國意大利,海軍親英美。陸軍要加入軸心國,海軍反對軸心國,要與英美妥協。最後陸軍占上峯,打壓海軍。海軍出身的首相米內光政下臺。陸軍東條英機出任首相,二戰全面爆發 ,日本陸軍基本負責中國和南洋戰線,海軍負責太平洋及其島嶼戰線。二戰日本海軍損失最大,全軍覆滅,海軍指責陸軍偷懶,陸軍指責海軍不打勝仗浪費資源。東條英機後來兼任陸軍大臣,首相,參謀總長等要職,偏向陸軍。海軍作戰部長成了東條的傀儡。

二戰日本戰敗竟是因爲日本海軍和陸軍不和

近代日本實行特殊的“二元結構”體制,對軍隊的統帥權直屬天皇,由陸軍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給予輔弼,內閣無權干涉,這就使“政府機關與統帥機關始終處於對立平等地位,任何一方均不得凌駕於另一方”。在陸軍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這兩個軍令機關之外,內閣中還設有陸軍省與海軍省,作爲軍政機關。因此,在所謂的“軍部”中,又存在着陸、海軍系統各自的軍政與軍令“二元結構”。①

日本曾多次試圖在陸、海軍之上設立統一的指揮機構,都未獲成功。陸、海軍在軍部內的長期對立,使日本很難制定一致的對外戰略。

1936年,制定國策時,陸軍將蘇聯列爲第一大敵,主張“北進”。在他們看來,“先應傾注所有兵力使蘇聯屈服”;戰勝蘇聯後,“再結集東亞與帝國之一切親善關係,進而達到把英、美勢力從東亞驅逐之目的”。在海軍的戰略中,則先要“南進”,驅逐英、美在東亞勢力,確立霸主地位後,再對付蘇聯。

以廣田弘毅爲首的內閣,無力在陸、海軍戰略中做出選擇,只能兼顧兩者。在最終確定的《帝國國防方針》中,美國與蘇聯被同時列爲日本的首要敵人,實行“南北並進”戰略。即便如此,陸、海軍還爲美、蘇,或是蘇、美的排序問題,爭論不休。由於在戰爭之初,日本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以至在國際局勢變幻莫測時,窮於應付。

在全面侵華後,日本陸軍在1938年張鼓峯事件、1939年諾門坎戰役中與蘇軍兩次交手,全部歸於慘敗。這才使陸軍開始停止“北進”戰略,同意先行“南進”。但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又讓陸軍內一些人重燃“北進”夢想,要求與德國夾擊蘇聯。最後通過重申御前會議上通過的《國策要綱》,才讓陸軍上下服膺“南進”國策。

即使是在太平洋戰爭中,陸、海軍對於“如何打”的問題,也還是爭論不休。如1942年,陸軍要求在太平洋正面戰場避免大規模進攻,準備應對美國可能發動的反攻;海軍則主張儘早尋機與美國決戰。又如,海軍要求進攻澳大利亞,陸軍則反對。以至日本無法制定一個實質性的戰爭指導大綱,只能籠統地表示,“應繼續擴充既得的戰果,整備長期不敗之政戰態勢,相機採取積極的方策。”

在侵華問題上,日本陸軍與海軍意見也不一致。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後,海軍持堅決地反對立場。直到1932年,上海發生日本僧侶被殺事件,駐在當地的日本海軍聲稱:“陸軍必須保衛我們在滿洲的權益。上海沒有陸軍,所以海軍在上海就必須負起同樣的任務。”海軍一向嫉妒陸軍在滿洲的風光,現在終於等到了大顯身手的機會,表示:“陸戰隊並非昔日之陸戰隊,有兩千人,有野炮和裝甲車,沒問題。”言下之意就是,憑海軍的力量足以對付十九路軍,無需陸軍插手。

但是當戰鬥真的發生時,海軍還是不得不求助於陸軍。海軍認爲,上海是它的警備區,要求多少陸軍增援,要由它說得算;在陸軍看來,海軍這是對陸軍統帥權的侵犯,要派多少兵力去上海,必須陸軍自己決定。此時海軍有求於人,只好讓步,同意按陸軍要求,派遣第9師團到上海。接下來,當戰局需要繼續增兵時,關於登陸的地點、時間,海軍又同陸軍發生了嚴重分歧。

二戰日本戰敗竟是因爲日本海軍和陸軍不和

七七事變爆發後,裕仁天皇分別向陸軍參謀總長和海軍軍令部總長詢問解決方案。參謀本部的設想是,在華北增兵,佔領河北、察哈爾,阻止中國軍隊北上;派一部分陸軍到上海、青島護僑;期待海軍發動大規模空襲;做好持久戰準備。軍令部則把戰爭重點放在上海,認爲要先“確保上海”“在上海作戰中迅速獲得重大戰果,以便在防止各國干涉……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對於兩種方案,結果還是折中,一方面“在迅速使用武力獲得成果,力求儘早解決事變問題的方針指導下,以上海爲重點,實施短期決戰;同時,以華北爲重點,預計將進行一場長期的持久戰”。這等於是讓陸、海軍各幹各的,無法統一協作。

日本陸、海軍分立的問題,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未能解決。1945年3月,裕仁天皇表示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後,陸軍多次提議與海軍磋商,但海軍不給任何商量的餘地。以至除了在密蘇里艦、南京和新加坡外,日軍在其他各地的投降書上,都同時簽着陸、海軍將領的名字。由此可以想見,對於日軍來說,統一陸、海軍行動,有多麼困難了。這種對立,讓日本在整個戰爭期間都無法制定長期戰略,時常陷於被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