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近段时间,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的王结祥博士正为仿生催化项目的产业化落地奔走。在中山大学多年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此项目的产业化上倾力数年。值得欣慰的是,这一项目前景广阔,正在与某上市企业紧张洽谈,合作价值达数千万。

作为惠州最早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建设产业化基地、与企业共建研究机构、以技术孵化企业等方式,在打通产学研链条方面正取得长足进步。

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作为广大‘土鳖’中的一员,因为缺少‘海龟’的光环,到高校一般只能到普通高校,以从事教学工作为主,这就意味着放弃科研这条路。”王结祥表示,到中大惠院,既满足自己做科研的愿望,又符合工科人贴合实际应用的需求,还能投身国家所鼓励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时代洪流。

2013年,王结祥从厦门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博士毕业,同年来到惠州,成为中大惠院引进的首位博士后。他主要从事的仿生催化合成有机含氧化物的工程化研究,该技术有望成为解决石化行业氧化反应安全隐患的一大利器。

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以目前己内酯合成工艺为例,因为涉及危险的高浓度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使用,国内暂无相关工业化生产装置,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国外企业手中,采用该项技术,将原本9000元/吨的环己酮,生成3万元/吨的ε-己内酯,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绿色、清洁、安全的生产工艺。而以环氧丙烷合成工艺为例,目前国内一半的工艺采用污染严重的氯醇法工艺,受环保影响,开工率不足,从2017年底到2018年初,环氧丙烷价格高涨,仿生催化合成环氧丙烷新技术的投入将加速老旧工艺的退市,这对于一个几百万吨/年的生产规模的工艺将是十亿元级以上的市场。

目前,技术方与市场方也在紧锣密鼓地洽谈和推进,预计合作金额将达数千万元。在这过程中,王结祥也完成了从初出校门的“学院派”到手握价值千万合作项目的产学研复合人才的华丽转身。

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市场方的配合,也需要人才梯队的构建。中大惠州研究院副院长吴海波说,除了借助中山大学引入在校研究生,直接引进王结祥博士后等,研究院还当地政府部门和中海油、国华、科莱恩化工等企业培养在职研究生,与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共性技术的课题研究等。

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研究院注重平台和机制的建设。2013年底,获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5年升级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研究院还将项目收益的30%用于团队成员的奖励,同时鼓励各个研发团队之间的交流,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到惠州研究院工作过的硕士工程师,受到大亚湾很多企业的青睐,很多企业现在都以高薪挖人” 吴海波笑着说,研究院通过不断引入和输出人才,已经成为相关领域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基地。

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如今,该研究院已有4人获评惠州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培养全日制和在职工程硕士88人;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目前还是在科研成果井喷的前期,需要一些‘点’让它爆发出来,惠州如果能配合(中国科交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好产学研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将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示范作用。”一年前的首届科交会前夕,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化工专家纪红兵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一年后的今天,第二届科交会到来之即,中大惠州研究院副院长吴海波自信地告诉记者:“化工产业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需要一个周期,中大惠州研究院扎根惠州七年,现在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的变化,正是惠州的创新成果转化在科交会促进下日益活跃的缩影。

【记者】王彪

【摄影】王昌辉

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仅5年时间,惠州化工博士后实现合作项目从0到千万的“逆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