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近段時間,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的王結祥博士正爲仿生催化項目的產業化落地奔走。在中山大學多年基礎研究的基礎上,他和他的團隊已經在此項目的產業化上傾力數年。值得欣慰的是,這一項目前景廣闊,正在與某上市企業緊張洽談,合作價值達數千萬。

作爲惠州最早的新型研發機構,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自2011年5月成立以來,通過建設產業化基地、與企業共建研究機構、以技術孵化企業等方式,在打通產學研鏈條方面正取得長足進步。

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作爲廣大‘土鱉’中的一員,因爲缺少‘海龜’的光環,到高校一般只能到普通高校,以從事教學工作爲主,這就意味着放棄科研這條路。”王結祥表示,到中大惠院,既滿足自己做科研的願望,又符合工科人貼合實際應用的需求,還能投身國家所鼓勵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時代洪流。

2013年,王結祥從廈門大學工業催化專業博士畢業,同年來到惠州,成爲中大惠院引進的首位博士後。他主要從事的仿生催化合成有機含氧化物的工程化研究,該技術有望成爲解決石化行業氧化反應安全隱患的一大利器。

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以目前己內酯合成工藝爲例,因爲涉及危險的高濃度過氧化物作爲氧化劑的使用,國內暫無相關工業化生產裝置,技術掌握在少數幾家國外企業手中,採用該項技術,將原本9000元/噸的環己酮,生成3萬元/噸的ε-己內酯,具有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綠色、清潔、安全的生產工藝。而以環氧丙烷合成工藝爲例,目前國內一半的工藝採用污染嚴重的氯醇法工藝,受環保影響,開工率不足,從2017年底到2018年初,環氧丙烷價格高漲,仿生催化合成環氧丙烷新技術的投入將加速老舊工藝的退市,這對於一個幾百萬噸/年的生產規模的工藝將是十億元級以上的市場。

目前,技術方與市場方也在緊鑼密鼓地洽談和推進,預計合作金額將達數千萬元。在這過程中,王結祥也完成了從初出校門的“學院派”到手握價值千萬合作項目的產學研複合人才的華麗轉身。

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科研成果轉化需要市場方的配合,也需要人才梯隊的構建。中大惠州研究院副院長吳海波說,除了藉助中山大學引入在校研究生,直接引進王結祥博士後等,研究院還當地政府部門和中海油、國華、科萊恩化工等企業培養在職研究生,與多家企業建立實習基地,開展共性技術的課題研究等。

同時,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成長,研究院注重平臺和機制的建設。2013年底,獲評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2015年升級爲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該研究院還將項目收益的30%用於團隊成員的獎勵,同時鼓勵各個研發團隊之間的交流,共同促進人才培養。

“到惠州研究院工作過的碩士工程師,受到大亞灣很多企業的青睞,很多企業現在都以高薪挖人” 吳海波笑着說,研究院通過不斷引入和輸出人才,已經成爲相關領域產學研人才培養的基地。

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如今,該研究院已有4人獲評惠州市“天鵝計劃”領軍人才,培養全日制和在職工程碩士88人;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

“目前還是在科研成果井噴的前期,需要一些‘點’讓它爆發出來,惠州如果能配合(中國科交會),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解決好產學研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將對科技成果轉化起到示範作用。”一年前的首屆科交會前夕,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院長、化工專家紀紅兵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一年後的今天,第二屆科交會到來之即,中大惠州研究院副院長吳海波自信地告訴記者:“化工產業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需要一個週期,中大惠州研究院紮根惠州七年,現在已經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的變化,正是惠州的創新成果轉化在科交會促進下日益活躍的縮影。

【記者】王彪

【攝影】王昌輝

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僅5年時間,惠州化工博士後實現合作項目從0到千萬的“逆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