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仅21岁、芳华正艳的空姐,因为坐了一辆顺风车,被变态的车主给奸杀了。这件事让人痛心疾首的同时,也给整个汽车共享行业,甚至全社会敲响了一个警钟。

反思“空姐遇害案”,听听滴滴顺风车主的真实内心独白

其实,顺风车作为一个新生物种,发展才一两年的时间,出现问题给行业带来阵痛是可不可避免的。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行业的强化监管,确实应该伴随着行业的成长同步推进。

我本人曾经也是一位滴滴顺风车车主,对于此次事件,看过之后,不免心紧。

我想通过下面这些文字,分享一下我个人开顺风车的真实心路历程,可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大多数顺风车主的普遍心理。

大抵,顺风车车主的心理是按照下面三段路径发展变化的。

第一阶段:“猎奇”心理

很多人第一次开顺风车,都是源于猎奇心理,我也这样。

应该是在2016年初,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滴滴、嘀嗒、快的等几十个平台共享打车软件,瞬间冒了出来。而且阵仗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有豪气,补贴一个比一个有诱惑。

听说刚开始开顺风车,很多人几个软件同时使用,一个月少则能赚上万块,多则好几万块钱。几万块这对于很多普通上班族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听说很多人都因此而辞职了。

我呢,同样带着好奇新鲜的心理,也上船了。

记得我的第一单顺风车选择的是在晚上10点多接的,看头像是个美女,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开车去接。结果因为路痴,绕了好几圈竟然没有找到人,打了十几个电话,最后人姑娘怒了,我也就只能意兴阑珊的放弃了。

第一单就是以这么不愉快的结局收场的。

原本准备放弃,可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搭顺风车、开顺风车、讲顺风车的故事。我就抱着再试一次的心理,又接了一单,这次简单,就在一个小区,而且去的地方离我单位也非常近,顺风率达到了98%。第一单加上补贴,我赚了大概60多块钱,算下来,如果下班再接一单,一天的饭钱和油钱都有了,还不费事。关键是妹子还很漂亮,性格也很open,还很特别健谈,享受了一次很愉快的顺风车经历。

从此,开始了我的顺风车生涯。

猎奇,我想这就是很多人开顺风车的最初心理。

第二阶段:“猎艳”心理

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开顺风车的大约有80%以上是男性,而坐顺风车的80%则是女性。

男女本来就那么点事儿,异性相吸也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而且顺风车又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私人空间。

反思“空姐遇害案”,听听滴滴顺风车主的真实内心独白

所以,很多男性便借着开顺风车,找机会去接触更多美女。虽然大多数时候,也仅仅是停留在普通的聊天。但并不排除,也有彼此看对眼的时候,如果再赶上女乘客刚好寂寞,或者心情不好需要排解,聊着聊着,接下来可能就会发生些什么了。

据说,很多人还真是通过顺风车,找到了真爱。

顺风车,就像当年的QQ一样,扮演了红娘的作用。

当然,大多数时候,顺风车车主是抱着猎艳心理的。

第三阶段:“猎头”心理

过了猎奇、猎艳阶段,当内心回归平静,如果继续坚持开顺风车,将会进入第三个阶段“猎头”阶段。

当然,此猎头,非彼猎头。不是为了招聘,而是为拓展人脉和资源。

对于普通城市工薪一族而言,平日里基本上就是上班、下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整天面对最多的也就是同事和家人。时间长了,难免枯燥,也难免狭隘,圈子也会越来越受到限制。

虽然如此,但也却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拓展。现在好了,顺风车来了,只要你愿意,可以有大把的机会,遇到各行各业、各种职业和性格的人。

反思“空姐遇害案”,听听滴滴顺风车主的真实内心独白

如果志趣相投、相谈甚欢,一不小心成了朋友,无形中将多了一个很好的人脉资源。很多人通过顺风车,据说还谈成了生意。

毫不讳言,我的微信朋友圈就至少有100个顺风车乘客的微信。他们中有医生、有老师,也有企业家。

并不是他们没有钱,而是他们坐顺风车,一方面可能是限号或者堵车闹心,另一方面可能也和我有着相同的想法,结识资源,拓展人脉。

总之,生活不易,大家应该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且行且珍惜。

顺风车的诞生本来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切莫因为极少数的社会渣滓,毁掉了整个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