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喜愛電影的人告訴我,他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喜歡看溫暖的治癒系影片,雞湯只是讓你暫時逃避生活。倒不如看看致鬱系電影,那些小確喪反而讓你覺得自己不是最慘的那一個,只要努力日子一定能過下去。

前兩年超紅的《超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不同的人看這部電影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在毒雞湯背後感受到了正能量,有人選擇沉浸在小確喪的氛圍裏,但沒人能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

男主角亨利是一箇中學教師,他沒有固定的學校,只是四處代課。由於教學水平突出,許多學校都想簽下他成爲正式教師,但他都拒絕了。他不喜歡跟任何人事物產生深刻的交集,嚮往置身事外的超脫生活。

你的掙扎,無人能見,無人能懂

這次工作的機構是一個社區學院,這裏的學生無法無天,家長們理所應當地認爲教育好學生是老師的責任,要是孩子有什麼不良習性,都是學校的問題。

在校的老師們也是各個焦頭爛額無計可施。校長被脅迫提前退休,年邁的老教師只能靠藥物維持自己的情緒,還有的老師每天都希望自己的現實生活是一場夢。

亨利到學校的第一堂課,有學生直接將他的書包扔到了地上。亨利對此毫無反應,他說:“那裏面是空的,所以,無所謂。”面對這樣的情況他沉着冷靜,用超然的態度,溫和的教學狀態,獲得了同學們的青睞。

你的掙扎,無人能見,無人能懂

其他老師用對待垃圾的方式對待這幫學生,只有亨利嘗試着挽救他們。他制止了虐待小動物的學生,拯救了被歧視的胖女孩梅麗,就連學校的女老師也迷上了亨利的那份冷靜與淡然。

在亨利老師佛系形象的背後,藏着不爲人知的過去。帶他長大的外公長期住院,病入膏肓。他母親以自殺辭世,這顯然成爲了他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

每次看望外公都讓他遭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他在回家公交車上徹底失控了,淚水無法沖刷他內心的痛苦,這一切都被少女艾瑞卡看在眼裏。

她留着男孩一般的短髮,花掉的濃妝和被施暴留下的傷口無法掩飾她稚嫩的肌膚,她還沒成年,就已經是個妓女。她希望這個多愁善感的男人能給她一些幫助,作爲交換,她願意用她的職業身份給他一切。

你的掙扎,無人能見,無人能懂

他只當她是個孩子,猶豫再三,還是把艾瑞卡帶回了家。他帶去醫院,爲她上藥,女孩爲他做飯,整理房間,他希望能讓這個少女的生活回到正軌。

兩人互相交換禮物,關係越來越親近,這令他想起了和母親曾經一起度過的生活,那是他人生中僅有的快樂。

學校裏的小胖妹雖然性格內向,但在攝影和繪畫上頗有天賦,作品風格致鬱黑暗。她送給亨利一副自己的作品,並藉機告白,哭訴多年來自己不被理解的痛苦生活。

誰知小胖妹抱住亨利的情形,被撞見的女老師誤會,一向冷靜的亨利當場大發雷霆,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這樣的誤解。

外公的辭世揭開了他的身世,他認爲自己根本不應該存在,因爲他是外公強暴母親而產下的,帶着罪孽的怪物。

他叫來孤兒院的人接走艾瑞卡。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照顧別人的能力,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每個人都有要解決的難題,這種無助感,像是在大海上漂泊,沒救生圈,也沒有人能救你。

“你善良溫柔,像一盞明燈,我愛你。”她說,而他什麼也沒回答。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拿着她的皮手套流淚。

亨利本想就這樣平淡地等待代課學期的終結,卻等來了小胖妹梅麗的自殺。被亨利拒絕之後,她失去了生活的動力,毀掉了自己所有的作品,面對這個冰冷的世界,她只能選擇離開。

你的掙扎,無人能見,無人能懂

亨利對她的死自責不已,他意識到不是每個人都能自己找到人生的出口。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沒有人引導,很可能就此走向毀滅。

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學會不在乎,但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勇氣。他接回了艾瑞卡,解開了那個不與任何人相熟的咒語。窮盡一生,我們要學會的不過是彼此擁抱取暖。

影片沒有在這裏結束,最後一幕,亨利在廢墟一般的課堂上讀起了美國作家愛倫•坡的小說《厄舍府的倒塌》。“我望着宅邸周圍稀疏的景物,圍牆荒蕪,衰敗的樹木遍體慘白。我的靈魂失語了 ,我的心在冷卻,下沉,顯現出疲軟的病態。”

你的掙扎,無人能見,無人能懂

這原是一本帶有哥特氣質的恐怖小說,道出了亨利多年來的內心掙扎。《超脫》的結局不是一個好萊塢式happy ending,畢竟世界上沒有幾個能夠拯救世界的英雄。

亨利與身俱來的陰影多少年之後也未必能完全超脫,即便他能改變少女艾瑞卡的生活,也無力挽回所有學生的人生。在這個校園裏,沒有值得期盼的未來,沒有青春的生機勃勃。

人們彼此疏遠,內心支離破碎。每天結束,也許你就是人羣中偏執又瘋狂的那一個。你急於融入人羣,因此又一次變成了隨波逐流的羣居者。爲此你付出的代價,是一種長期的超脫的痛,不論幸與不幸,你的掙扎,無人能見,無人能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