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不能救,越救越窮!

文/楊國英

這一幕慘狀,七年一輪迴!

這一次的實體經濟告急,資金鍊崩斷,依然由浙江民企首當其衝:1月底,負債100億的金盾控股,董事長周建燦難以承受其重,跳樓身亡;5月初,盾安集團,中國500強企業,被爆高達450億元的債務危機,浙江省金融辦不得不協調力保。

這還僅是浮出冰山的一角,種種跡象表面,中國實體經濟再一次身處存亡之關口。

據統計,僅僅最近四個月,全國已有16只債券爆出違約,涉及公司包括四川煤炭、大連機牀、丹東港、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中安消等9家公司,涉及總金額高達130多億元,已創下歷史同期之新高。

除了債券違約,還有更嚴重的:

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逾期,比如,*ST華澤、華信國際等等;

股東股份被凍結,比如,榮華實業、紅陽能源、大連控股、天業股份、恆康醫療、順威股份、天澤信息等等;

股東持有的上市股份已經或正在被司法拍賣,比如,華東數控、全新好、凱瑞德、珠海中富、盈方微、中科雲網等。

資金面喫緊,實體經濟已經扛不住了,到底是救,還是不救?

人性終究是溫和的,政策制訂者也概莫能外:總不能見死不救,總不能見大量員工下崗而不救,總不能讓金融機構惹上一大堆壞帳而不救……

對這種觀點,我是堅決反對的。市場經濟的主旋律應該是效率,而不應該是眼淚!

實體經濟不能救,越救越窮!

一、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同樣的夕陽產業,也總有企業轉變思維利潤豐厚,同樣的朝陽產業,也不泛企業經營不當破產頻頻。

所以,對瀕臨破產的企業,是沒有必要救的,不管是身處夕陽產業,還是朝陽產業。假若市場競爭是一場公平公開公正的考試,你總不能給得分低的差生加分吧!

當然,也有人會說,這些瀕臨破產的企業,本質還是不錯的,只不過擴張過猛、負債過多,那就更不應該救了,這是對企業家貪婪和狂妄的懲罰!

實體經濟不能救,越救越窮!

二、舊的不去,新的難生

產業永遠存在週期律,對週期律的認知和應急調整,這是企業家必備的素質。

這麼多年,我們一邊在降產能,一邊又對這些傳統企業施以政策援手,試問,這對整個產業的調整,難道不是負面激勵嗎?

還有,金融資源、以及其他政策資源,其整體是相對衡定的。我們如果將金融資源過多用於救助傳統產業,那麼,對新經濟產業的政策支持,其資源力度必然會相應減少。

我們要知道,早在2014年,我國傳統產業的投資回報率即已降於3%以下,現在呢,可能已經降到1%左右——這從資源效率的角度看,真有救的必要嗎?

實體經濟不能救,越救越窮!

三、民富帶 動國富

請不要拿什麼憂心員工下崗說事——就業取向永遠是追隨經濟變遷而變化的,100多年前,面對汽車的發明,當時還擔心馬車伕下崗呢?

舊經濟不去,新經濟不來,舊崗位不去,新崗位同樣不來!

在過去的30多年,中國是國富帶動民富的時代,GDP指標是核心考量指標——只要GDP上去了,政府的財稅就有着落了,政府財稅有了着落,老百姓的收入或多或少總能增加些。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應該是民富帶動國富的時代,GNP指標才應該是核心的考量指標——通過進一步的開放,讓中國人、中國企業、中國資本走出去,走到相對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以便產生勢能的溢價,以便增加更多的收益——中國人在外,依然是中國人,中國企業在外,依然是中國企業,中國資本走出去,獲得的更多收入,大部分依然會迴流到國內。

民富帶動國家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不能窩在家裏救差生,而應激勵差生走出去、激勵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去投資,哪怕是去投機,這纔是正道!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