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米切爾·西格爾(Michael Siegel)說:“當雨燕探測器探測伽馬射線暴之餘,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拍攝其它宇宙天體,觀測目標從彗星到星團、從超新星遺蹟到鄰近星系、直至到由大質量黑洞的引力所驅動的活動星系等。中國在古代是一個強國,近日有報道稱,中國在很早以前就記載了超新星爆發的事件,古代中國的天文學知識到底有多強。

  中國在古代是一個強國,近日有報道稱,中國在很早以前就記載了超新星爆發的事件,古代中國的天文學知識到底有多強?根據外媒報道稱,伽瑪射線暴是從宇宙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這也許與超新星的爆發有很大關係。但中國早在幾百年前就把這種現象記載下來了。

 

 揭祕古代中國天文學家記載超新星之謎

  揭祕古代中國天文學家記載超新星之謎

  蟹狀星雲(Crab Nebula)是公元1054年由一顆恆星死亡爆炸形成的星雲,當時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在《宋會要》中對該天象進行了最詳細的記錄。這團膨脹的氣體距離地球大約有6500光年左右,居於金牛座方向。

 

  而現在主要是依靠美國宇航局的“雨燕”(Swift)伽馬射線探測器來探測伽馬射線暴,大約每年能夠探測到90次,是天文科學領域非常多產的探測器。除此之外,它還是天文觀測的多面手,還能夠對超新星遺蹟和星團進行觀測。

 

  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米切爾·西格爾(Michael Siegel)說:“當雨燕探測器探測伽馬射線暴之餘,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拍攝其它宇宙天體,觀測目標從彗星到星團、從超新星遺蹟到鄰近星系、直至到由大質量黑洞的引力所驅動的活動星系等。”

 

  中國的古代到底還有多少我們所不知道的驚喜等着我們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