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剖“明創優品假洋鬼子”

故事的開頭,從你的關注開始

2015 年,因面臨着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庫存壓力,中國的實體零售業出現了一批浩浩蕩蕩的關店潮,在這一年,波司登砍掉了 5053 個零售網點,李寧關閉了 1200 家門店,達芙妮也關停了 805 家店鋪。

然而,與一般店面的冷清關停相對應的是,彼時中國的大街小巷卻悄悄出現了一批永遠都有顧客在排隊的店鋪。它們無一例外都有着快時尚風格的簡約裝修,無印良品風格的貨品陳列,大創風格的產品定價,和優衣庫風格的 LOGO 設計。而將所有這些讓年輕人着迷的因素混搭在一起,就構成了名創優品,這家實體寒冬中的逆勢黑馬。

從來沒有哪家日用零售店能像名創優品一樣以一種病毒式的速度席捲全國,並迅速佔據所有步行街和高端商場的黃金位置,截止 2015 年,僅兩年的時間,名創優品在全球就已經開設了 1400 餘家店鋪。由於開店速度過快,有時網絡地圖甚至都來不及更新新店數據。

深度解剖“明創優品假洋鬼子”

名創優品的開店地圖

“名創優品”是誰?想必很人知道。這是一個“融合”了日本大創、優衣庫和無印良品的超級“神店”,據稱全球有3000多家店鋪,產品100%來自日本,90%以上是Made in china。 而據筆者瞭解,“名創優品”實際上背後的老東家是“哎呀呀”——一家中國飾品品牌企業,當然這3000家店鋪也包括“哎呀呀”的全部店鋪在內。

名創優品沒有祕密

創始人之一的葉國富,來自湖北十堰,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是很懂營銷。曾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南下廣東務工者,白手起家創辦“哎呀呀”

年少時葉國富就結交楊云云, 楊云云做化妝品銷售,對銷售甚有心得。二者一拍即合,遂建立哎呀呀前身。哎呀呀創立數年,名揚中國,只可惜2014年實體受衝擊。

於是跑路,借屍還魂建立名創優品(miniso),經國內包裝成爲日本一大品牌。恕不知此品牌乃山寨也。如想多瞭解此品牌,可去實體店體驗一番,對外宣傳乃洋品牌,殊不知裏面大部分產品made in china,價低料不足。此一忽悠客戶。正所謂一份價格一分貨。

小編買過他們的圍巾、襪子、等等但不敢買化妝品

自稱是日本品牌,然而80%的產品“Made In China”

逛過明創的人都知道名創優品的logo與優衣庫的logo相當雷同

深度解剖“明創優品假洋鬼子”

對於“抄襲”的質疑,名創優品的解釋是,名創優品一部分商品採用ODM模式(即工廠設計品牌選款),因爲供應商同時會供應多家品牌(有些是國際大牌),反饋在消費者端,就會有“似曾相識”的錯覺。

葉國富也辯稱,“這個很正常,好的設計是通用的,會形成一種標杆,全球的手機大都長得像蘋果手機。”

名創優品有點像“零售業的樂視”。它的貨物雖然大多數來自廣州,但就像一個義烏小超市,打着“日本”的旗子,利用了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再巧妙的利用互聯網金融加槓桿來攻城略地。這些的確讓人難以看懂。

不過在這場貌似死循環的貓鼠大戰中,如果自身沒有產品研發能力,僅僅依靠商業模式與熱鬧的炒作,這個品牌是不會有未來的。

深度解剖“明創優品假洋鬼子”

葉國富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利用人們對於房地產和電商的痛恨,對於實體店和製造業的憐惜,爲名創優品的身份做最好的公關。

這段時間,恰恰是名創優品增長得最快的時候。過去短短三年時間裏,“10元店”名創優品在全球範開了近2000家,營業額超過100億元。

當傳統線下零售業雪崩式敗退時,3年開2000家門店似乎是一個奇蹟。要知道優衣庫進入中國15年,開店數量纔剛剛達到500家;在華苦心經營27年的麥當勞,在華門店也只有2200多家。

堅稱“我是國際著名品牌”

“名創優品”幕後老闆葉國富對記者說:“100%日本品質”的口號是一種廣告包裝的運作手法,他承認目前90%的商品爲“中國製造”。葉國富還說,日文翻譯錯誤是因爲“用電腦百度的,確實存在問題”。

葉國富堅稱,名創優品爲日本品牌,“在日本註冊,公司在日本,在日本有店,能不能叫日本品牌?”葉國富非常肯定地表示“名創優品”爲日本品牌,“它在日本註冊,公司在日本,在日本有店,能不能叫日本品牌?”

至於是否能稱爲“國際著名品牌”,他表示,要看怎麼定義,如果是從國外過來中國的品牌,都是很有名的。美國一個爛牌子來中國就高大上了。葉國富還告訴記者,日本媒體的報道讓他們在日本變得很有名,很多日本供應商找上門,非常好。

一看產品粗糙做工低廉,太容易識破了,從價格到產品品質都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日本企業。

名創優品鎖定的追求品質,也肯爲品質花錢。

事實上,這一判斷與優衣庫對中國市場的認知也是大致符合的。優衣庫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初幾年,也曾犯過與名創優品類似的錯誤,例如因爲自己的定價低廉就將選址定位在郊區,這種策略還一度讓優衣庫陷入了與班尼路、森馬和美特斯邦威等品牌的同質化競爭中。直到 2005 年,優衣庫開始將中國的目標消費者鎖定爲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人羣,並調整了選址策略,增加設計元素,加強品質管理,才逐漸擺脫了惡性競爭。

而現在,無論是優衣庫還是名創優品,都已經成爲大型百貨中心最爲歡迎的那類店鋪,畢竟,有了它們,也就有了客流和人氣。而作爲「流量擔當」,在和商場簽約時,這類店鋪也往往都能拿到更加優惠的租金條件。

深度解剖“明創優品假洋鬼子”

這一 10 元店的特質,又與名創優品簡約有序的店鋪環境、時尚精緻的產品形成鮮明的對比,以至於會讓顧客的心中有種奇妙的反差。而這種品質與價格的落差帶來的愉悅感也就成爲了名創優品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

而在供應鏈方面,葉國富則是投巨資開發了供應鏈管理體系,一般百貨商店的商品流轉時間是 3-4 個月,名創優品卻可以做到 21 天。對於供應商來說,21 天回款,又沒有庫存和銷售的壓力,這已經是非常優惠的條件了,這也讓名創優品在供應商的選擇和談判上變得更有話語權。

可以說,那 800 餘家供應商都是經過了葉國富的精挑細選和不斷磨合的。

名創的啓發性在於,選好經營領域,緊跟消費者需求,締造一條與衆不同的價值曲線,從產品的設計、供應鏈管理開始下功夫,一條鏈牢牢把控住,把設計、性價比、購物體驗做到位。

阿里巴巴從0到100億用了幾年?用了四年;京東從0到100億用了幾年?六年;唯品會從0到100億,用了七年;名創優品從0到100億,用了三年。

名創優品如何掌握消費者真正需求

名創優品店內的產品價格均十分便宜,百元能購得三四件左右。購買起來毫無壓力,卻因此也讓消費者心頭蒙上一層陰雲。這麼便宜質量真的有保證嗎?

當時大多數消費者都是抱着懷疑的心態走進名創優品的,但一進入門店,一開始的懷疑立馬就有些動搖了。店鋪裝修風格清新簡約,格調淡雅,購物環境十分一流。

名創優品的部分產品供應商與全球數一數二的大牌爲同一供應商,但名創優品規模化採購,買斷制供貨,從工廠直接到店鋪的極致短鏈供應,管控每個細節,不亂花一分成本,加上7-8%超低毛利,就是它品質一流卻平價實惠的原因。而名創優品沒有任何電視廣告,也在不知不覺中爲它減縮了不少成本。

與消費者做朋友,成爲零售業的性價比之王,這是名創優品爲之努力希望做到的。從創立伊始到入駐中國市場,雖然一直飽受着爭議,但名創優品從未改變初心。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曾說過,名創優品撕掉了零售終端價格虛高的最後一層紙。全球輸出日本設計,無縫對接全球採購戰略,與此同時店鋪佈局也逐步走向全球化,從東京、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開始輻射全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