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幅畫上的裸體本身是很現實的,因此畫中越少自然主義、越少離奇,她也才越比那些象徵性、裝飾性因素更鮮明突出,高更在爲了他的象徵主義而犧牲了真正的主題之後,終於產生了一種批判的意識,理解到歸根結底對他個人(而不是對別人)來說,最重要的恰恰是一幅籠罩在迷信恐懼的光環裏的裸體習作。高更有一次離開自己的森林小屋到巴比埃城去,直到夜深纔回來。

高更Paul Gauguin人體油畫《精靈在注視(遊魂)》解讀

高更Paul Gauguin

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雙子座),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高合稱後印象派三傑。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後印象派。他的畫作充滿大膽的色彩,在技法上採用色彩平塗,注重和諧而不強調對比。

高更Paul Gauguin人體油畫《精靈在注視(遊魂)》解讀

她們金色的身體 配圖

高更的作品趨向於“原始”的風格。其用色和線條都較爲粗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滿具象徵性的物與人。現代藝術史中,靈感·家高更往往被拿來與梵高並論,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畫過對方的肖像,但最後卻步上不同的道路,並沒有維持很好的友誼。高更不喜歡都市文明,反而嚮往蠻荒的生活,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來。

高更不喜歡都市文明,反而嚮往蠻荒的生活,在大溪地時期,高更畫出生平最大幅的經典作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

高更 精靈在注視(遊魂)賞析

高更Paul Gauguin人體油畫《精靈在注視(遊魂)》解讀

“一動也不動的、赤裸裸的泰古拉俯身直臥在牀上,她用恐懼而睜大的眼睛直瞪着我,好像認不出我似的……泰古拉的恐懼也感染了我。我覺得她那一對凝神的眼睛裏彷彿放射着一道磷光。過去,我從沒有見到過她這樣美的樣子;她的美從來沒有這樣動人過。”被單的黃色在這裏把紫色的背景和橙黃色的人體以及藍色的牀罩連接起來。在我們眼前產生的,是一種突如其來的、充滿着光彩的和諧,它使人感到彷彿就是那種被毛利部落的人們看作是遊魂磷光在閃爍。遺憾的是,由於高更遵循了象徵主義的原則,在畫中引人了幽靈的形象。這個形象在這裏非常不協調。它只能削弱色彩表現力所造成的效果。“這幅畫的誕生史是給那些總要弄清一切爲什麼和因爲什麼的人而寫下的。其實,這不過是一幅海邊裸女習作。”這幅畫上的裸體本身是很現實的,因此畫中越少自然主義、越少離奇,她也才越比那些象徵性、裝飾性因素更鮮明突出,高更在爲了他的象徵主義而犧牲了真正的主題之後,終於產生了一種批判的意識,理解到歸根結底對他個人(而不是對別人)來說,最重要的恰恰是一幅籠罩在迷信恐懼的光環裏的裸體習作。

此畫又名《遊魂》,高更認爲“遊魂”一畫是他的優秀作品之一。這幅畫的基礎也是一個直接的生活經歷。高更有一次離開自己的森林小屋到巴比埃城去,直到夜深纔回來。

作品:什麼!你嫉妒嗎?

高更Paul Gauguin人體油畫《精靈在注視(遊魂)》解讀

什麼!你嫉妒嗎?

此畫作講述的是兩個塔希提少女之間的小祕密,具有很強的敘事性和趣味性;畫面色彩豔麗,形態生動,背景的海水就像是一塊地圖,詭異神祕,完全是一種主觀化的、想象的畫法,暗示了少女之間談話的內容,突出了作品的主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