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霧滿攔江(ID:lwwuwuwu)授權轉載

作者:老霧

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

廟裏有個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

老和尚說:咱們廟門前,有株老樹。一隻兔子在樹下打了洞。

如果兔子把樹根掏空,大樹傾倒,砸到香客。香客就會起訴索賠。

賠不起。

所以,爲師交給你一項任務:拎着鋤頭,去把樹洞裏的兔紙掏粗來!

OK。小和尚手持鋤頭,興沖沖出了廟門,開始打洞掏兔。

但剛剛挖了兩下,發現鋤頭的木把有損壞,小和尚就決定先修好鋤頭木把,再繼續掏兔。

磨刀不誤砍柴工,對吧?

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頭。

不想木匠說:我的斧頭壞了,你只要去找鐵匠修好我的斧頭,我就把斧頭借給你。

小和尚就去找鐵匠。

可是鐵匠的木炭用完了,小和尚就去山中找燒炭工。

燒炭工沒有車運木料,小和尚就去找車把式。車把式要求小和尚先上山把跑丟的牛找回來……

好多天過去了,小和尚匆忙在奔波。

老和尚問他兔子掏出來沒有。

什麼兔子?……小和尚茫然:我的人生是尋找一頭牛,跟兔子有什麼關係?

哈哈哈,這個小和尚真逗……呃,爲啥突然講這個故事呀?

想說明什麼?

先來看張圖:

圖中眼神犀利的孩子,算是老資格的網紅了。

殺魚弟!

小小年紀,一身霸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提藍小賣把魚殺。

天天在家裏開的水產店,幫忙殺魚。

不讀書。

爲什麼家人不送他去讀書呢?

殺魚弟因犀利眼神走紅之後,家裏的水產店更名。

這塊牌子,證明殺魚弟的家人,腦子不比我們慢,智力不比我們差。

甚至比我們更強——至少人家有產,有業。

然而,5個月前——2018年7月,殺魚弟因與父親爭吵,一氣之下喝了百草枯。引發全網震駭。

幸好,經醫院多方救治,殺魚弟平安脫險。

回來繼續殺魚。

——但剛剛,殺魚弟又成爆款。

1月3日下午,蘇州。

一家水產店父子二人,正在卸貨。

近前停了一輛車,影響到卸貨效率。

於是卸貨的父親就上前按喇叭,要求對方挪車。

喇叭聲嚇到了對方,對方要先理論這事兒,不急着挪車。

於是爭執。

於是動手。

卸貨的兒子,看到父親和司機打架,欣然加入戰團。

果然是上陣父子兵,熱鬧。

打到最後,警察來了。

卸貨的父子二人,平安無事。

只是司機好慘,被爺倆兒打到多處受傷,肋骨和鼻樑骨骨折,輕傷二級標準。

於是父子二人暫停卸貨,享受到了拘留所快樂遊的福利待遇。

警方通報稱——進拘留所的兒子,就是網紅殺魚弟。

殺魚弟再成爆款,引發無數感慨:

市井教育,給孩子人生埋下多少雷?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終歸是原生家庭。

諸如此類。

還有許多人建言建策,建議殺魚弟讀書,建議殺魚弟家人學會複利思維。大家相信,這些建議能夠幫助殺魚弟走出現狀。

然而——我們都是殺魚弟。

——殺魚弟所面臨的問題,在我們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着。

——殺魚弟是被困在他的生活狀態中。我們則是被困於自身的狀態裏。

如果我們的辦法真的管用,早就不是現在這德性。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看似勤奮努力,實則始終原地踏步。可知我們的辦法,不過是高高在上空口清談,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要怎樣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呢?

——找到問題的根源,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先來看殺魚弟,剛剛遭遇了什麼:

他和父親在卸貨。

有輛車,影響了他們的卸貨速度。

——這時候他們的問題是什麼?任務又是什麼?

——任務是卸貨,問題是挪車。

——挪不挪車,並不重要。

——挪車只是枝節,不能因爲挪車耽誤卸貨。必須要保證挪車的解決,成本最低。如果成本過高,這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

殺魚父也是這樣做的,他上前,按車的喇叭,催促司機挪車。

司機來了,卻說自己剛剛被喇叭聲嚇到了,先要理論這事兒,不急於挪車。

——枝節問題,突然嚴重化。

——解決的成本,明顯在飆升。

——此時殺魚父應該做的,是立即賠笑臉,說好話。因爲他此時的任務是卸貨,挪不挪車不重要。更沒必要爲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消費時間和精力成本。

但是殺魚父,此時修改了任務。

先把卸貨,改成了挪車。

又把挪車,改成了和司機爭論,改成了解決司機。

司機也是個活蹦亂跳的大活人,要想解除他的戰鬥力,單憑殺魚父是不夠的。

必須加大投入。

殺魚弟被父親視爲加大的投入,與父親合戰司機。

啪啪啪,哐哐哐,打得風雲變色,日月無光。

司機的戰鬥力被解除,輕傷二級。

好爽。

……爽是爽了,可卸貨的事兒呢?

嘿,你看你這人,人家爺倆都被警察抓了,這麼嚴重的事情你還要糾纏卸貨,你咋這麼不知大小輕重呢?

殺魚弟父子屢次修改任務的現象,有個專業術語:

思維管窺。

這個詞,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穆萊納森、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沙菲爾,手拉手一塊提出來的。

一個術語,需要兩個學術領域的頂尖高手聯手推出,可知這個詞兒不簡單。

——讀懂了管窺,差不多就讀懂了世界,讀懂了世相人心。

——就會知道殺魚弟一家,何以走不出自己的命運。也會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如願挑戰命運,實現逆襲。

殺魚弟一家,原本的任務是卸貨。

可他們一看到車,就把卸貨的事兒給忘了。

看到司機,亢奮爭吵,又把挪車的事兒給忘了。

正如文章開始的小和尚,爲了掏出洞中的兔子,去修鋤把,去找炭……最後變成了漫山遍野去找牛。

當事人也會反思。

反思自己脾氣好好大,遇到事兒就沉不住氣……以後一定改。

——但他們改不了!

因爲他們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思維呈管窺態勢。

管窺,就是思維窄化成管狀,一次只能盯着一個目標。

這個目標,就會變成人生的全部。

卸貨時,眼裏只能看到貨。卸貨比天大,容不得絲毫妨礙。

挪車時,眼裏只看到車,卸貨突然間變得無足輕重。人生最重要的是挪車。

和司機爭執,挪車也不重要了,打贏比天大。什麼挪車,什麼卸貨,這些都不算事兒。

這就是管窺。

爲什麼中產階層那麼焦慮?

爲什麼底層逆襲那麼艱難?

因爲思維管窺。

——走着走着,就忘了來時的路。

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雞毛蒜皮的瑣事上,而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

比如有的媽媽,爲陪孩子做作業大動肝火,這就是典型的管窺。

——作業不重要,孩子的成長才重要。可是媽媽被困在作業裏,無名火起大吵大鬧,這跟殺魚弟一家忘了卸車,和司機打架有什麼區別?

如何解決思維管窺的問題?

牢記一個公式,說不定能徹底改變我們的命運:

自尊或耐性=1/目標。

你的自尊感,或是忍耐力,與目標成反比。

目標越小,耐性越差,自尊意識越強。別人在路邊停個車,你都感覺自尊受傷,就會爆脾氣的狂按喇叭。司機跟你理論,你又感覺自己被冒犯,一定要把他打到二級傷,纔算解氣。

目標越小,越沉不住氣。陪娃做作業,講一遍沒聽懂,講十遍還不懂,立時就炸了……你炸個毛呀?聽不懂是你講的有問題,孩子智商普通是你啪啪時姿式不對,你衝孩子發什麼火?

埋伏在隱蔽處的士兵,不會因爲一隻蚊子飛過來,就咆哮吼叫。那樣會被敵人發現,一粒子彈撂翻你。

腦子清醒之人,選擇足夠大的目標攻擊。被蚊子叮兩口,也就忍了。那些在小事上不能忍的人,一定是沒有大的攻擊目標。

我們的目標必須要足夠大,才能把認知撐開。把窄縮成一根管子的思維破開。

目標足夠遠,足夠大,卸一車水產就變得極小。陪孩子做個作業,也是親子過程。出於功利的法則,我們不會爲一點小事而貽誤大局,頭腦就容易冷靜,就會賠笑臉說好話。我們是做大事的人,沒理由在小枝節上耽誤太多時間。

莫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我們都是管窺者。

以爲自己的目標夠大。

但在真正的高手眼中,仍不過是一個點。

——仍不過是個管子裏窺探到的小枝節。

我們以爲,自己正在爲大事而憂慮於心。

可在高手眼中,我們不過是另一枚殺魚弟。

那就做一輩子的殺魚弟好了。但我們要殺的魚,總得有進步纔行。去年殺寸把長的小鯽魚,今年就要殺巴掌大的鯉魚,後年壯壯膽,殺條大鮎魚,殺條大鯊魚,殺條大鯨魚……鯊魚鯨魚就算了,海里也沒剩幾條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但,如果我們的目標如鯨魚那樣龐大,我們的認知就會被擴張打開,我們仍然是管窺,人類的認知,永恆是管窺。但我們的管窺範疇,比別人略大一點點,這就是進步,這就是前行,這就是我們的榮耀,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使命。

所有讓我們感覺到委屈,所有的苦,所有的怨,所有的傷,所有的悲,終將在逐步打開的認知中,漸顯微乎其微,無足輕重。屆時我們的心,才能恢復平靜,恢復快樂,纔會在越來越少的無謂紛爭中,始終把握初心,更多的感愛到生命的輕靈,感受到愛,與溫暖溫情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 全文完 -

我們建羣啦!

5次滅族,56次滅國,卻永遠滅不掉的大中華!(深度好文)

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

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