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剛從週末模式轉向工作狀態的人們都被寶馬刷了一波屏:寶馬正式獲得由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推進工作小組(由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三個部門聯合組成)頒發的上海市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由此,寶馬成爲首家在中國獲得自動駕駛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

寶馬、騰訊獲批路試 自動駕駛讓我們告別駕照?

可以路試了!自動駕駛至少要測試2.5億公里

被寶馬刷屏一個原因是,寶馬之前在國內並沒有太多自動駕駛方面的信息傳出。之前最新的消息是,4月11日寶馬集團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正式啓用,該中心位於德國慕尼黑下施萊斯海姆,約1800名員工在此工作,涵蓋從軟件開發到道路測試各個領域。而此前,寶馬一直致力於提升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專業實力,超過10年的研發經驗,在2017年,寶馬集團與英特爾、Mobileye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建立起行業第一個開放式的自動駕駛研發平臺。

在國內,2016年,寶馬首次在成都指定的高速公路上實景演示了第三級高度自動駕駛。2017年,寶馬在杭州實景演示了第四級完全自動駕駛。

寶馬、騰訊獲批路試 自動駕駛讓我們告別駕照?

獲得牌照授權後,寶馬研發團隊將基於實際交通的系統反饋,收集豐富的實際路測數據,用於模擬研發、後期處理以及機器學習,並推進面向第四級完全自動駕駛的路試。根據寶馬的計算,自動駕駛研發至少需要達到2.5億公里的測試(包括計算機模擬測試和實際道路測試),並通過分析測試獲得的基礎信息,最終使用隨機模擬對這些情況進行推演,以提供全面的驗證,才能保障量產自動駕駛車輛的行駛安全性。

對於這次獲得上海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邵儒廷博士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成爲首家在中國獲得自動駕駛路試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並將以最高的安全標準,嚴謹地推進自動駕駛的本地化研發,爲實現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交通環境而努力。”

寶馬在上海的實驗場地集中在上海國際汽車城內的博園路與北安德路,總長度約5.6公里。BMW 7系是執行路試的最新原型測試車輛,並已經針對中國路況進行了升級改造,先期5月投入使用2輛,到今年年底將陸續增至7輛。

自動駕駛路試多頭開花

寶馬雖然是首家在國內獲得自動駕駛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但它的牌照並不是中國頒發的第一張牌照。

就在寶馬獲得上海牌照的同時,深圳市政府向騰訊公司核發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通知書和臨時行駛車號牌,與該號牌對應的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深圳市指定路段進行道路測試上路。並且,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深圳市公安交警局、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騰訊公司已經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進一步優化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產業發展生態。

寶馬、騰訊獲批路試 自動駕駛讓我們告別駕照?

此外,北京在今年3月份也頒發了首批路試牌照,百度率先拿到的5張T3牌照。這裏的T3級別代表自動駕駛汽車具有認知與交通法遵守、路線執行、應急處置等多項綜合能力。北汽新能源、蔚來汽車同樣獲得了國內的自動駕駛路試牌照。

5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滴滴出行已被允許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而在滴滴之前,截至2017年12月,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批准的自動駕駛路測名單已有47家,百度、上汽、長安等巨頭在內的十來家中國企業名列其中。

自動駕駛觸手可及?不,前程還遠

寶馬、騰訊獲批路試 自動駕駛讓我們告別駕照?

其實不然,方向對了,過程還需努力。就像寶馬提到的,自動駕駛研發至少需要達到2.5億公里的測試(包括計算機模擬測試和實際道路測試),並通過分析測試獲得的基礎信息,最終使用隨機模擬對這些情況進行推演,以提供全面的驗證,才能保障量產自動駕駛車輛的行駛安全性。

而且還要知道,自動駕駛影響的不是僅僅是交通,還有保險行業、司乘、事故定責、信息安全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自動駕駛路試牌照的密集發放,唯一可以下的判斷是, 2018年有望是中國物聯網汽車長足發展的元年,車聯網產業有望迎來密集催化,與之有關的行業將站上投資的風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