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持續發酵,土耳其兌現承諾驅逐以色列大使​因美國大使館遷址耶路撒冷引發的巴以衝突持續升溫和發酵。目前的巴以局勢可以說是風聲鶴唳,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在衆多國家紛紛怒懟以色列之際,事件的始作俑者美國也沒能倖免。伊朗強硬派組織“學生尋求正義”公開懸賞10萬美金欲炸燬美國在耶路撒冷的大使館,而伊斯蘭其他聖戰組織也都發出了不同程度的威脅。爲此,美國軍方已經決定增派海軍陸戰隊到相關國家保護使館的安全。而以色列在指控哈馬斯挑起這次巴以衝突的同時,還報復性的派出飛機轟炸了哈馬斯的營地。可以說,巴以之間的“火藥桶”已被特朗普點燃。

巴以衝突持續發酵,土耳其兌現承諾驅逐以色列大使​一向特立獨行的特朗普於2017年12月6日一改前幾任美國總統的“委婉”做法,強硬的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並計劃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特朗普的做法引起了衆多國家的譴責,憤怒的巴勒斯坦人於3月底舉行了“迴歸大遊行”抗議活動。活動期間已與以色列發生了數次小規模衝突。5月14日既是以色列的國慶日,也是美國大使館在耶路撒冷的開館之日,這一天,以色列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特朗普派出了包括其女兒和女婿在內的代表團參加了開館儀式。但是,巴勒斯坦人卻接受不了這種刺激,於是,近年來少有的巴以之間大規模衝突爆發了。截止目前,衝突已經造成55人死亡,至少2800人受傷。

巴以衝突持續發酵,土耳其兌現承諾驅逐以色列大使​巴以衝突爆發後,世人紛紛將怒火發向了動用武力的以色列和始作俑者美國。各種反對、譴責、威脅之聲響徹着整個世界,土耳其就是表現最突出的一個國家。巴以衝突爆發後,土耳其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譴責,並威脅要斷絕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也許是土耳其“騎牆者”形象太深的緣故,人們起初對土耳其的聲明並未太在意,以爲又會像以往一樣“雷聲大雨點小”。未成想,土耳其這次卻玩真的了,而且是“說到做到”。5月15日,土耳其外交部在安卡拉召見以色列大使埃坦.納艾,就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衝突中使用暴力提出抗議,並要求埃坦.納艾離開土耳其“一段時間”,這實際上就是外交禮儀方式的“驅逐”。儘管土耳其尚未與以色列斷交,儘管這次強硬可能於土耳其正值大選有關。但土耳其卻也實實在在的兌現了其承諾的第一步,想來對它“騎牆者”國際形象的改善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巴以衝突持續發酵,土耳其兌現承諾驅逐以色列大使​巴以衝突爆發後,不僅是土耳其,西歐國家也罕見一致的對以色列和美國給予了譴責和詬病。西歐各國這次整體缺席了美國的開館儀式,法國總統馬克龍還對以色列提出了嚴重的警告。除了對巴勒斯坦人重大傷亡的同情外,還隱約給人一種世界關係可能會發生某種變化的感覺。當然,對巴以衝突的態度,國際社會並沒有完全形成共識,仍有蹊蹺之處。在這次衝突中,沙特爲首的海灣國家基本保持了沉默,並沒有嚴厲譴責以色列和美國,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舉措。這種變化到底是否有益於巴以之間矛盾的解決呢?有待觀察和後續事態的發展來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