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D汽車 段思瑤

“我們將考慮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對愛信進行專項合規性調查。”5月11日,在自主自動變速器發展研討會上,中歐協會齒輪傳動產業分會、中國汽車自動變速器創新聯盟祕書長李盛其公開表示,愛信短時間內,利用非先進、非節能環保的產品進行合資的行爲,將對自主變速器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愛信的全稱是愛信精機株式會社,作爲一家全球知名的變速器生產企業,其正在中國市場通過與汽車企業合資的方式,快速擴大版圖。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24日,愛信宣佈分別與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浙江吉利羅佑發動機有限公司進行合資,計劃實現年產40萬臺6AT變速器。一天後,愛信再宣佈對中國唐山愛信齒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唐山齒輪)生產線進行擴產,年產能預計達到40萬臺。2004年,愛信還與中國一汽成立了名爲天津艾達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

愛信在華合資動作密集 將面臨合規性調查?

“愛信正通過聯手中國汽車企業來擴充產能,進而與自主變速器企業競爭。”李盛其說。

愛信改變在華策略

實際上,這並非愛信第一次與中國企業合資。1996年,豐田控股的愛信與唐山齒輪廠合資成立唐山齒輪,生產手動變速器。2003年,中方全部退出唐山齒輪,並將股份全部賣給日方。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愛信在華一直爲一汽轎車、長城汽車等車企提供變速器,但再未有過合資動作。

“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愛信幾乎不主動進行合資,因爲其變速器要供應全球市場,不愁銷路。如今愛信突然在華進行密集合資,這讓業界很震驚,或表明其在改變策略。”一位曾在愛信工作的相關人士如是說。

愛信官網數據顯示,2016年,愛信在日本本土市場銷售額佔全球銷售額的58.2%,其主要客戶爲本田、三菱、鈴木、日產和豐田。

愛信在華合資動作密集 將面臨合規性調查?

而目前,日產、豐田等日本車企紛紛發佈新能源汽車計劃,如豐田汽車此前宣佈,到2025年左右,豐田將不會出現以傳統內燃機作爲動力的車型,取而代之的是電動車型。而傳統燃油汽車的逐步退出,意味着AT(自動變速器)和CVT(無級變速器)也將退市。這對愛信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隨着豐田等日本車企持續推進新能源車計劃,愛信只能進行戰略調整,否則其業績將受到衝擊。” 在上述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表示。

自主變速器企業求救

隨着愛信在華擴產提速,自主自動變速器企業開始“坐不住了”。

“希望能通過政策給我們保留一點細分市場。比如,如果能使外資品牌的價格提高一點,自主自動變速器企業通過努力把成本降下來,然後再去佔據細分市場。”寧波雙林汽車部件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研發中心副總監潘玉明表示。

江淮汽車技術中心變速器研究院副院長鄭海兵也認爲,“國家應當在產業政策層面對合資進行限制,比如規模、合規性調查、同一家企業合資數量等方面,並在列入國家戰略發展的混合動力、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設定相應的准入門檻。”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自主自動變速器在國內市場的佔比不足5%;2016年的產量超1000萬臺,佔比爲7%;2017年,自主自動變速器的產量已經超過1300萬臺,佔比約10%。

愛信在華合資動作密集 將面臨合規性調查?

雖然國內自主變速器快速增長,但從裝車率來看仍不樂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自主自動變速器裝車率約爲20%,而合資自動變速器裝車率在50%以上。

“目前,自動變速器是我們汽車零部件裏單一零部件進口最多的產品。”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徐向陽坦言。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諮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認爲,“自動變速器是制約自主品牌整車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整車故障率最高的就是變速器,如果變速器不好,消費者就不會買車。不過,對愛信合資行爲,自主變速器企業要冷靜對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不管是盛瑞傳動這樣的自主零部件企業,還是長城汽車這樣的主機廠,都在參與自主自動變速器開發。

愛信面臨合規性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與廣汽、吉利合資,還是唐山齒輪擴產,愛信選擇的生產對象均是6AT變速器。

據瞭解,2002年,愛信6AT變速器研發成功,到目前爲止已有16年曆史。如今,愛信已從6AT變速器發展到8AT、9AT、10AT變速器,其中8AT變速器也在雷克薩斯等品牌的產品上應用。此外,愛信已經向混動、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方面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

“作爲全球最大的6AT變速器生產企業,愛信早已收回投資成本,因此對愛信來講,6AT變速器也算得上是即將退出市場的產品。在中國自主自動變速器突破最關鍵的時期,愛信利用技術相對落後、即將退出市場的產品,和中國車企來進行合資,並且以此來綁定中國主流整車企業,我認爲危害性非常大。”徐向陽表示。

在此背景下,愛信是否將面臨合規性調查?

愛信在華合資動作密集 將面臨合規性調查?

對此,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李萬里認爲,“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對汽車產業健康狀態的評定標準,此次愛信事件的份量到底有多重,還需要權衡。”

安慶衡也認爲,“目前,我國並沒有對汽車零部件企業合資進行政策性制約,從此角度來看,愛信在華合資並不違規,所以對其合規性調查,還需冷靜考慮。”

事實上,由於自動變速器產業技術是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動技術的產業基礎,如果失去自動變速器產業,則意味着失去混動和插電式混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整個產業很可能再出現嚴重依賴外資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即便面臨像愛信這樣的外資企業競爭,自主自動變速器企業也要主動、積極轉型。

“從全球來看,未來五年,AT、CVT市場佔有率將逐漸下降,汽車變速器將朝着AMT、ECT這類效率高的產品方向發展。這對自主自動變速器企業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宋健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