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之於大衆已不再陌生,它常與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共存,對心、腦、腎、眼底的結構和功能都有影響,最終可以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降壓治療的益處主要是通過長期控制血壓達到的,所以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對此很多患者心生疑問,可以長期總服用一種藥物嗎?不會產生耐藥?也經常有患者門診就診要求更換降壓藥物,即使血壓控制很理想,那麼有此必要嗎?

降壓治療是終生任務,確定有效治療方案,血壓控制良好後,不應頻繁更換治療藥物。降壓藥並沒有耐藥性。

1、選擇臨牀推薦的一線治療藥物,確定治療方案

一旦確診高血壓後,一定要正規醫院心內科門診就診,請醫生結合您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方案。目前世界範圍內推薦的一線降壓藥物有:鈣離子拮抗劑類(**地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沙坦)、β受體拮抗劑(**洛爾)、利尿劑類(氫氯噻嗪、引達帕胺等)。這些藥物起效機制、代謝途徑明確,適應症和潛在副反應清晰。可謂每種藥有各自特點。由於性別、年齡、病情程度、併發症不同,降壓治療存在個體化,所以不要看別人喫什麼藥血壓降下來,自己就要更換。

高血壓需終身治療,長期用藥有耐藥性嗎?需更換嗎?

2、何爲耐藥性?

耐藥性主要是指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對抗生素產生了抵抗,尤其見於頻繁或濫用抗生素的情況,這些病原菌對藥物敏感性下降,甚至不敏感,此時藥物失去治療效果。耐藥的細菌一旦大量繁殖,還會威脅患者健康。高血壓的發病沒有病原菌感染參與,並且降壓藥作用機制主要是調節體內神經、體液或降低血管阻力發揮作用,不存在耐藥性。

高血壓需終身治療,長期用藥有耐藥性嗎?需更換嗎?

3、血壓跟之前比升高了是什麼原因?怎麼辦呢?

病史較長的一部分高血壓患者,隨着時間進展,血壓有升高趨勢。其實這種現象也是很常見的。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需要審視自己是否給予了足夠的生活方式干預,例如保持低鹽飲食、減重、適度運動、睡眠是否充足等,另一方面請醫生幫助篩查有無新發的疾病或者原有疾病進展,例如心衰患者,體內液體儲留時會影響口服藥物吸收率,影響藥效。另外隨着年齡進展,動脈硬化水平也在加重,確實曾經一部分單藥治療的患者需要改爲聯合服藥。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高血壓需終身治療,長期用藥有耐藥性嗎?需更換嗎?

隨着健康意識的提升,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前明顯增加,但患者朋友們不用擔心降壓藥存在耐藥性,如果血壓能維持在理想的水平(140/90mmHg以下),不需要更換藥物,頻繁換藥會使體內血藥濃度波動,反而不利於血壓控制。如果出現血壓升高趨勢,可以尋求醫生幫助,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同時需要提醒高血壓朋友的是,專業醫院就診,選擇服用臨牀推薦的藥物,至於所謂的“祖傳祕方”“江湖郎中”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關注心血管健康,傳播靠譜的科普知識,歡迎大家關注Doctor心管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