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話蒲綽生:我的交易方法特點是“普適性”和“簡單”

七禾網注:嘉賓回答僅代表其本人觀點,不代表七禾網的觀點及推薦。金融投資風險叢生,願七禾網用戶理性謹慎。

蒲綽生

廣州人,1973年出生、曾經在著名的世界五百強外企擔任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2010年開始股指期貨的程序化交易,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2013年離開公司後一邊創業經營自己的生意,一邊繼續從事自己喜愛的期貨程序化交易事業。

蒲先生曾於2014年12月接受了七禾網的專訪,當時在操作七禾程序化交易排行榜的三個帳戶:“活水一號”(2014年1月27日開始)、“活水二號”(2014年1月27日開始)、“活水三號”(2014年6月9日開始),當時截止到2014年12月2日的淨值分別是4.6、3.43、2.5。以上帳戶這幾年一直在進行程序化交易,截止到2018年9月3日,在七禾程序化交易帳戶排行榜上,“活水一號”、“活水二號”、“活水三號”的淨值分別達到了:16.59、11.89、5.06,累計收益率分別達到了1558%、1088%和405%,這三個帳戶分別應用了積極、穩健和保守的資金管理風格。

核心觀點:

無論是程序化交易還是主觀交易,都不是交易成功的關鍵,如果沒有正確的交易理念、方法和風險控制的紀律,都會走向失敗。

我使用的方法的特點是“普適性”和“簡單”,“普適性”是指在多週期、多品種適用(包括股指、主流的國內商品和外盤的恒指和商品等等),“簡單”是指交易邏輯、條件和技術分析的應用非常簡單,核心的邏輯是特定時機的價格形態突破交易法,我沒有使用任何技術指標和參數,沒有任何的基於參數的優化。

學習程序化交易的步驟就是:學習計算機編程的語言、選擇一套交易和測試的軟件、回測自己的方法在歷史行情中的表現、用程序化模擬實盤交易一段時間、從小量的資金開始實盤交易、在實盤中不斷總結和反思。

我過的難關主要包括:對技術指標的迷信導致的對交易理念的迷失、對歷史回測過多依賴、對交易系統擬合曆史數據導致的過度優化導致對後來行情的不適應、資金管理不當導致的淨值的大幅回撤、過度依賴個別的品種和資金過度地集中而導致的淨值的大幅波動、在沒有趨勢行情走出來的震盪行情中階段性持續虧損的煎熬等等。

交易者要有智慧分辨在困難中要得到什麼,不應該一條路走到黑和認死理。

只要一個品種在過去至少的一年裏面能夠使用這個方法取得的盈虧比達到二比一以上的水平,而且這個品種的波動性和成交量在近期比較過去一年的平均水平沒有明顯的萎縮的話,我就會選擇這個品種。

普適性高的方法一定是簡單的方法,但是簡單的方法不一定是普適性高的方法。

我的交易頻率不算很高,平均每個品種每週一次到三次左右,滑點的影響不算很明顯。

交易是進三退一或者進二退一的過程,如果不能接受這個規律,就意味你妄圖在市場上賺取每一種行情的錢,這樣就導致兩種結果,要麼你死扛浮虧(這樣始終有一次會一次性虧光),要麼你賺一點點後就因爲擔心到手的浮盈會跑掉而快快地獲小利後離場(這樣盈利根本無法抵消在震盪期來回拉鋸導致的損失),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交易的失敗。

程序化交易的風險主要是來自於三點:1、交易模型的生命週期到了,後期失效了;2、交易的品種的價格波動降低、無序了;3、由於突發事件導致黑天鵝現象(會出現市場崩塌和流動性枯竭的現象)。

程序化交易最大的敵人是交易者把自己的交易策略看得太好了,如果把黑天鵝行情和策略失效看成是必然發生的事情,這些就不會成爲你的敵人。

交易不是生活的全部、以交易爲生是個很浪漫的想法但是不適合絕大多數人,交易者最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生意,把交易看成是一門愛好,力所能及地做就好,不要把所有的資金投入到交易帳戶中,把期貨交易看成是自己投資組合中配置的一部分就好了。

個人投資者如果要和機構競爭,首先要放棄競爭這個想法,其實反而是學習機構的專業分工和制度,比如不同風格的投資者多一些交流提高交易水平、找到一些在風控上能夠約束自己任意妄爲的同伴等等,因爲交易者也是程序化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交易者本身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我相信適當的制度和分工能夠讓個人交易者更加成功。

七禾網1、蒲綽生先生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與七禾網進行深入對話。您在做程序化交易之前有沒有做過主觀交易?就您看來,程序化交易相對於主觀交易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蒲綽生:我在做程序化交易前,做過一年左右的主觀交易。我認爲無論是程序化交易還是主觀交易,都不是交易成功的關鍵,如果沒有正確的交易理念、方法和風險控制的紀律,都會走向失敗。程序化交易只是把我的交易策略以計算機語言的形式機械地執行的一種方法。它可以讓我的交易思想不折不扣地值機執行,防止我自己在交易過程中因爲情緒的波動和執行力的偏差帶來的不良後果。我認爲對我個人來說,程序化交易相對於人工主觀交易,讓我可以在交易日離開行情盤面,把看盤的時間節省出來,同時也防止了個人的情緒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執行力方面的偏差。使用程序化交易後,儘管交易的過程對我而言是枯燥乏味毫無刺激感可言的,失去了很多基於盤感而臨場發揮的機會,但是可以讓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盤後的研究和學習上面。我過去的很多次的經驗表明,交易系統一旦固定下來,人工干預導致的結果和不干預相比至多是好壞參半,有時甚至錯過了豐厚的利潤。現在我寧可眼睜睜地看着浮盈減少,也不願意主觀地干預交易系統的執行。程序化交易是協助我限制風險、追求卓越回報和堅持一致性的方法的最佳途徑。我更願意稱之爲交易者的一種生活方式。

七禾網2、您的程序化交易方法是自學的還是通過其它途徑獲得的?有哪些特點?

蒲綽生:我的程序化交易方法是經過多年我看盤、看書學習、不斷地在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形成自己的交易思想和方法後發展出來的。我前後一共開發過超過一百個交易模型,從簡單到複雜最後再回歸簡單。目前我使用的方法的特點是“普適性”和“簡單”,“普適性”是指在多週期、多品種適用(包括股指、主流的國內商品和外盤的恒指和商品等等),“簡單”是指交易邏輯、條件和技術分析的應用非常簡單,核心的邏輯是特定時機的價格形態突破交易法,我沒有使用任何技術指標和參數,沒有任何的基於參數的優化。這個交易方法既注重盈虧比也兼顧勝率,回測時既適應過去也面向未來。是我用一分鐘就可以講得清楚的方法。

七禾網3、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學習程序化交易的門檻高嗎?要學會程序化交易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蒲綽生:我認爲學習程序化交易的門檻不高,通過學習計算機語言、學習技術分析的基本方法、通過書籍學習前輩的交易經驗,這些都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刻苦用功學習得到的。但是應用程序化交易並且最終能夠成功的門檻是挺高的,個人投資者要在過程中不斷總結和發展自己的交易系統,在失敗中重新站起來,常常要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勵,這些對一個交易者而言是一個全人的、長期的考驗。

假設一個人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交易方法,學習程序化交易的步驟就是:學習計算機編程的語言、選擇一套交易和測試的軟件、回測自己的方法在歷史行情中的表現、用程序化模擬實盤交易一段時間、從小量的資金開始實盤交易、在實盤中不斷總結和反思。

七禾網4、您在8年的程序化交易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您又是如何克服的?

蒲綽生:當然,我相信每一位交易者在自己交易生涯裏面一定都會遇到過困難,我過的難關主要包括:對技術指標的迷信導致的對交易理念的迷失、對歷史回測過多依賴、對交易系統擬合曆史數據導致的過度優化導致對後來行情的不適應、資金管理不當導致的淨值的大幅回撤、過度依賴個別的品種和資金過度地集中而導致的淨值的大幅波動、在沒有趨勢行情走出來的震盪行情中階段性持續虧損的煎熬等等。

我在面對這些困難的時候,總會告訴自己,損失已經發生了。我該想想交的學費可以給我換回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要我得到這些寶貴的教訓,在未來我都可以連本帶利地拿回來。在這些時候,個人的總結和反思能力很重要,有些困難是讓你放棄一些錯誤的方向、有些困難是可以提高你的交易水平、有些困難是市場在教育你要成爲一個謙卑的人、有些困難是要磨練你堅韌的品格。交易者要有智慧分辨在困難中要得到什麼,不應該一條路走到黑和認死理。市場可以用困難和挫折毀掉你、也可以藉此塑造你成爲一個合格的交易者。

七禾網5、您最早只做股指期貨一個品種,後來股指受限後,您纔開始做商品期貨,您花了多長時間來研究商品期貨的交易策略?股指受限後,您是否還在繼續做?

蒲綽生:從股指受限後轉戰商品期貨市場,我前後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研究商品期貨的交易策略,2016年以後,逐步開始嘗試商品期貨交易至今,期間沒有再交易股指期貨。這兩年商品期貨也有很多品種走出可觀的趨勢性行情,商品期貨市場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七禾網6、您所交易的品種是根據歷史回測效果來選擇,還是通過其它方法來選擇?

蒲綽生:首先要確定我們回測的方法是否具有普適性,如果是的話,這個方法會成爲我量度市場的尺子,也就是說我找到了一張漁網,可以讓我用這張網打到屬於我的漁獲,我只做在這個方法下可以捕獲的行情,其餘的行情我就要放棄。只要一個品種在過去至少的一年裏面能夠使用這個方法取得的盈虧比達到二比一以上的水平,而且這個品種的波動性和成交量在近期比較過去一年的平均水平沒有明顯的萎縮的話,我就會選擇這個品種。按照這個邏輯,我目前可以挑選的商品品種就有十個以上。所以,我目前同時在交易十二個品種。我也會根據近期實盤的表現、成交量和波動率的變化來監控,如果有品種出現以上方面異常的變化,就要考慮降低交易的資金或者暫時停下來。多品種交易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一兩個品種的變化不會對交易結果產生重大的影響,總會有些品種逐漸在我的交易策略中失效,也會有些品種可以重新被挑選進來,不會所有的品種同時虧損或者同時盈利。

七禾網7、您目前有多少套策略?用的最多的策略是哪個?各個策略之間如何搭配使用?

蒲綽生:自己開發的可用的有十幾套策略,我目前只使用一套策,因爲能夠同時在大部分商品和交易週期都能適用的方法並不多,有些策略只適合少數的品種和週期,我就放棄了。

七禾網8、有些人認爲簡單的策略普適性高,複雜的策略普適性低,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您比較傾向於哪種策略?

蒲綽生:我認爲普適性高的方法一定是簡單的方法,但是簡單的方法不一定是普適性高的方法。“簡單”是指交易邏輯、條件和技術分析的應用非常簡單,相反“複雜”的策略在上述這些方面設計了很多條件和參數,這樣就限制了其在未來行情中的適應性。在我的策略裏面沒有使用任何技術指標和參數,沒有任何的基於參數的優化,我堅持使用簡單的普適性策略。 研究員:翁建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