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遭美國忽悠自廢武功成棄子,如今只能用博物館老爺坦克打內戰

自從前蘇聯解體之後,獨立後的烏克蘭不但位居獨聯體國家第二的高位,而且秉承了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包括航母製造基地在內的大批軍工產業,擁有讓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眼紅的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強大軍事力量。由於烏克蘭從一開始就向美國靠攏,指望能夠從西方國家獲得幫助擺脫困境,然而,在美國的“幫助”下,今天的烏克蘭不但武功全廢而且內戰不斷,數以百計的烏克蘭軍人因爲承受不了內戰的壓力而選擇自殺。

據參考消息的報道,烏克蘭內政部長阿瓦科夫在《烏克蘭真理報》撰文稱,已經有約500多名參與內戰的軍人返回後方之後自殺,而在去年同一時間,這個數字是259人,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共有241名烏克蘭軍人死於自殺。這樣的自殺率,當之無愧的在全球所有軍隊中絕對是高居榜首。

這國遭美國忽悠自廢武功成棄子,如今只能用博物館老爺坦克打內戰

由於戰場上的軍人需要長期保持緊張狀態,因此很容易患上“戰場綜合症”,例如頭暈、失眠、情緒低落以及喪失記憶力等等,返回後方之後,在戰場上的那種敏感和緊張的狀態不會在段時間裏消失,如果不加以心理干預,很容易造成心理扭曲甚至走向極端。這種症狀在美軍長期執行海外作戰任務的軍人當中極爲普遍,退役軍人極端的例如家暴、傷害和自殺的事例也屢見報端。烏克蘭軍隊之所以會發生這麼多的自殺事件,除了“戰場綜合症”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烏克蘭的某些政客爲了一己私利而一味攀附美國而釀成的苦果。

1991年12月,解體後蘇聯的巨大軍事遺產被分散到十幾個加盟國中,而烏克蘭作爲前蘇聯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以及海軍基地,繼承了前蘇聯大批的軍事遺產,光坦克和裝甲車輛就高達1·3萬輛,火炮7千多門,作戰飛機2千多架,此外,烏克蘭還擁有3千多家軍工企業單位,更重要的是還擁有了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打擊力量。就紙面數據而言,當時的烏克蘭的軍事實力進入世界前三絕對沒問題。

烏克蘭獨立之後,由於迫切需要西方國家提供的經濟援助來緩解國內的經濟困難,因此對外政策和國內政治體系完全向西方靠攏,在美國口頭答應幫助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提供經濟援助的承諾下,烏克蘭將國家命運和前途完全交到美國的手裏。美國認爲,既然烏克蘭可以獲得美國的軍事保護,就沒有必要擁有那麼多的軍事資源了,因此,戰略轟炸機,拆!航空母艦和核潛艇,拆!導彈核武器,銷燬。。。把僅有的那點家底全給糟蹋了。結果,美國的目的達到了,烏克蘭也就在沒有什麼價值了。因此,時至今日,烏克蘭還依然遊離於北約集團門外,美國所承諾的所謂“經濟援助”,也只不過是一些美國大兵不願意喫的罐頭以及從武器墳場刨出來的破舊不堪的悍馬車。

這國遭美國忽悠自廢武功成棄子,如今只能用博物館老爺坦克打內戰

烏克蘭被美國給徹底忽悠了,自己釀成的苦酒只能自己品嚐,爲了應付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不得已大量拋售被自己糟蹋剩下的武器裝備以補貼家用,直接導致烏克蘭由一個軍事強國淪落爲三流國家。到了2014年,美國爲了阻止西方盟國和俄羅斯關係升溫影響自身在歐洲的主導地位,烏克蘭又被派上用場了。美國利用“顏色革命”推翻了親俄的亞諾科維奇政權,扶植親美的波羅申科上臺,迫使俄羅斯爲了維持黑海艦隊駐地不得出兵,再次將俄羅斯推向西方國家的對立面。

美國的目的又達到了,而烏克蘭再次又被拋棄。在整個的克里米亞事件的過程中,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基本上僅限於口頭上,更讓烏克蘭尷尬的是,北約竟然在這關鍵時刻爲了避免和俄羅斯發生正面衝突而將急切尋求西方國家幫助的烏克蘭拒之門外,這讓烏克蘭不得不獨自面對強大的俄羅斯,最終被迫撤出克里米亞的駐軍,默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的事實。而接下來烏克蘭東部兩省宣佈獨立,烏克蘭從此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內戰。這時候,烏克蘭才突然發現,原本規模可觀的看家護院的傢伙什全被自己銷燬的銷燬,變賣的變賣,再加上戰鬥中大量的消耗,基本上已經沒有和大量獲得俄羅斯援助的民間武裝對抗的資本了。

在沒能獲得西方國家支持和保護的情況下,爲了彌補軍備的嚴重缺失,烏克蘭竟然將博物館裏面的T-34坦克拉出來投入戰場。當烏克蘭的軍人開着這樣的老古董上前線直面對手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心裏的壓力可想而知。由於烏克蘭國內的政局混亂,政府和軍隊高官貪污腐敗氾濫,讓士兵不知爲何而戰而迷失方向。惡劣的戰場環境、迷失方向的作戰行動,造成了烏克蘭軍隊屢戰屢敗的結果,從而催生了烏克蘭軍人低落甚至絕望的情緒,最終走向極端而淪爲某些政客謀取政治利益的犧牲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