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無家可歸者,很多華人都會聯想到吸毒分子、無所事事的懶人、不可接近的危險人羣,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並不是!

近日,列治文市議會就爲興建無家可歸者入住的組合屋問題,專門舉行特別會議。有媒體專門採訪了一位列治文街頭的華裔流浪漢,這位華裔流浪漢和很多其他流浪人員一樣,僅僅是人生遇到不幸和變故的人。

媒體報道的流浪漢是李先生(化名),他現在已經40歲了。他是20歲的時候從中國移民來到加拿大,他當時和母親一起生活在列治文市,剛開始幾年母子相處還挺好,但可能是生活習慣不同,某一天他因爲一些小事和母親大吵一架,決定搬到另一公寓獨自生活。

一個人生活要面臨很多瑣事,比如說喫飯問題、打掃衛生問題等等,李先生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生活瑣事無法適應,再加上他性格孤僻,鮮少和朋友來往,久而久之竟患上了焦慮症。

華裔流浪漢露宿街頭數十年,感嘆同胞比當地人更愛搞歧視

更悲慘的是,這時正值全球經濟蕭條,李先生的公司順勢出現了裁員熱潮,而李先生便是第一批被解僱的員工。失去了工作後的李先生深感不能再這樣下去,他努力調節自己,積極找工作,但大部分公司在收到了李先生的求職簡歷後便沒有迴音。兩個月後,李先生因爲付不起房租而離開了唯一的蝸居住所,開始了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生活。

有人曾問李先生爲什麼不向家人求助,李先生苦笑地表示,自己沒有臉告訴家人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儘管他已經是走投無路了,但絕不會開口向母親等親戚求助。

失去了住所的李先生仍然邊流浪邊找工作,但加拿大大部分簡歷要求上都註明了求職者要填寫居住地址,李先生因爲沒有家所以這一欄常常空着。“我明白,許多僱主都無法接受一個無家可歸者成爲他們的員工,甚至是不少華人老闆得知我也是華人後,仍然不願意接納我,因爲在華人傳統思想裏,他們往往會覺得我是有問題的人”。

每到夜晚降臨,李先生都會找個公園的躺椅或者華人社區某一處睡覺,他經常聽到路過的路人竊竊私語,其中不乏質疑他是吸毒的壞人,或者是擔心他的存在影響華人社區的風氣,那些語言和語氣讓李先生心中非常難堪和心酸,他覺得自己的存在會招來很多華人的討厭。“儘管華裔都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但我完全沒有感受到,其實不需要被當做’兄弟’看,尊重我就行了。”

李先生認爲,這十年以來的流浪漢生活,讓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少24小時的便利店舉動都比華人羣體暖心,他們會主動讓他到店裏休息,還會給他一張可以躺下來的桌椅。

華裔流浪漢露宿街頭數十年,感嘆同胞比當地人更愛搞歧視

目前,李先生最大的願望,是找到一處屬於自己的溫暖住所,並且有一份維持生計的工作,那樣他就可以擺脫現在的流浪生活,正巧列治文市政府最近宣佈了興建流浪屋計劃,李先生非常想申請,但他得知很多華人都在反對,內心又開始不安起來,擔心由於自己的入住會招來非議。

關注了公號加拿大必讀(ID:jianadabidu)的人,94%都成功留學移民出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