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屋大維掌握羅馬政權43年。屋大維是凱撒大帝(羅馬皇帝)的甥孫,公元前44.他被凱撒收爲養子,並且被指定爲繼位人,凱撒四分之三的遺產也交給了他。

  屋大維,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古羅馬帝國的偉大君王。屋大維當政期間是古羅馬歷史上最爲富庶、國力最爲強大的時代。同時也是羅馬文化工的“黃金時代”。

 

  屋大維曾經說了一句名言,“我繼承了一座用磚建造的羅馬城,留下了一座大理石建造的羅馬城。”說這句話的人十分地自信,充分地體現了對自己政績的自豪和肯定。屋大維剛剛接管羅馬城的時候,羅馬各方面都比較薄弱,到他退位時,羅馬己經成爲強國。然而,這位功績顯赫的古羅馬帝王卻非常“善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位帝王性格上的“善變”呢,

 

  屋大維(公元前63年一公元14年〕,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古代君王之一,他出生於騎士家庭。屋大維的祖父是古羅馬官員,父親是元老院的元老。有人曾說.屋大維的祖父是一位貨幣兌換商.到屋大維父親時.他們家己經很宮有,在當地也很有聲望,可以說“屋大維”這個名字就代表了有權有勢。

 

百變羅馬大帝:屋大維“善變”之謎

  百變羅馬大帝:屋大維“善變”之謎

  屋大維是凱撒大帝(羅馬皇帝)的甥孫,公元前44.他被凱撒收爲養子,並且被指定爲繼位人,凱撒四分之三的遺產也交給了他。不久,屋大維利用凱撒的威望和遺產登上了羅馬政治的舞臺。公元前43年,他與安東尼、雷必達三人,組成了“後三頭”政治聯盟,並且一起打敗共和派貴族。公元前36年,屋大維鞏固了自己地位後,立即剝奪雷必達的兵權。公元前31年,他率軍進入埃及,在亞克興的梅戰中擊敗曾經的政治盟友安東尼,同時掌握了羅馬的最高政權。公元前28年。屋大維自任爲羅馬帝國“元首”。公元前27年,屋大維做出“還政於民”的舉動,他交出最高權力,元老院爲此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然而這一切都是表面上的.屋大維交出權力後仍然擔任執政官和終身保民官等職.獨攬軍事、行政、司法、宗教等大權,所以,屋大維創立的元首制實質上是一種隱蔽的君主制,實際上他還是皇帝。

 

  可以說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君王,他是元首政制的創立者。屋大維掌握羅馬政權43年。在這43年中,他首創元首制度,完善國家法制以及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同時發動對外戰爭.倡導文化復興.屋大維當政期間,羅馬帝國進入了空前v榮的時期,爲後世羅馬帝國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墓礎。在屋大維死後的兩個世紀當中,羅馬帝國政局穩定,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這一段時期被稱爲“羅馬的和平”時期。四通八達的道路將羅馬帝國的各處部落連接起來,成爲了一個以羅馬城市爲中心的羅馬大帝國。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這一句諺語就描述出當時古羅馬帝國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的景象。

 

  爲了紀念屋大維,公元14年8月。在他死去後。羅馬元老院將他列入“神”的行列。儘管屋大維政績顯赫,卻還是有很多人對屋大維不滿,因爲屋大維起初是一個殘暴自大,不安分的政客。屋大維曾經讓安東尼把政敵西塞羅的人頭掛在大會場上;他對元老院中的派系之爭從不制止;他不顧往日友誼,將曾經的政治盟友安東尼和克里奧帕特拉逼迫至死。

 

  屋大維登上了權力的頂峯後仍然本性不改。晚年時心胸極度狹隘,用盡各種手段殘害自己的反對者,甚至禁止在史書中記錄自己的不良行爲。

 

  但是仍有很多人對屋大維有好感,他們認爲屋大維憨厚卻有魅力,不太勇敢卻征服了一切敵人,治理了聯邦帝國,使廣大地區享受和平和繁榮達兩百年之久。因此,很多雕刻家不惜梢耗大批珍貴的青銅、雲石爲他塑出不同的雕像。

 

  有的雕塑呈一個嚴肅,略帶傲氣的青年形象,有的雕塑呈儀表凝重的教士形象,有的則將他塑成身着軍裝、威風凜凜的武將。至少在這一羣雕塑家的眼中。屋大維已經由一個殘暴的政客變成了大度、謙和的君主。

 

  據說。屋大維一生百病纏身。他患有金錢癬一類的皮膚病,時好時壞;又患有關節炎的病症,右手失靈;他還有膀ft結石,還經常嚴重的失眠.每到春季,他的橫隔膜擴大症就會發作,因爲風溼,他的右腿幾乎難以行走,他還患有鼻炎.屋大維很怕冷,所以每到冬天,屋大維總是裹着厚厚的衣物。

 

  不過,屋大維沒有因爲身體的緣故翫忽職守,在身體狀況朝不保夕的情祝下,屋大維仍然堅持着平定內部叛亂的戰爭。他經常主持元老院的重大會議,整個國家的政務事必躬親,他將整個羅馬帝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屋大維的一生充滿了令人驚異的鉅變.其前後的變化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屋大維是一個迷信的人,對預兆很重視。但在重視預兆的同時,他又有自己的客觀判斷和思想意識。他勸國家中的青年從事積極的工作,將書中學來的理念用於實踐之中,不要死讀書。屋大維做事穩健、謹慎,最喜歡的格言是“急事慢做”,一次次告誡自己要穩健持重。屋大維做事認真的態度是歷史上衆多當權者無法比擬的。正是這種嚴肅認真的做事精神,才讓他贏得了無數人的尊重。

 

  有文獻記載,屋大維聽到凱撒被人謀殺的時候,年輕的屋大維對謀殺者的行爲感到極大的震怒。爲了給凱撒報仇,爲了建立羅馬帝國的繁榮,屋大維動身回到羅馬。這樣的舉動讓羅馬公衆一致認定屋大維是正義、忠貞、大度和容忍的典型代表。作爲羅馬帝國的元首,屋大維過着簡樸的生活,但卻從不勉強別人也過同樣的生活。每逢盛大酒宴,屋大維都提前離席。好讓客人們不致因爲他而拘束。看起來屋大維非常善解人意。他也從不矯情。爲了爭取民衆手中的選票。屋大維曾毫不客氣地拉住選民的衣角。他不喜歡炫耀,出行從來不招搖過市。

 

  屋大維的事蹟還有很多,每個人眼中的他都是不同的。歷史上評價屋大維是個“善變”的君王,但是毫無疑問,人性本來就是複雜的。屋大維前後變化驚人,性格上的矛盾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是什麼造成了屋大維性格上的善變呢?這又是歷史上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