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憑藉着裝甲力量強大的造血能力,最終笑到了最後。戰後,前蘇聯軍方繼承了二戰大縱深作戰理論,繼續發展了強大的裝甲作戰集團。曾幾何時枕戈待旦的蘇聯重裝甲集團讓北約國家難以安心入睡。

冷戰期間的蘇軍裝甲力量,無論質量火力還是機動性防護力都是全面壓倒北約,其高達十多萬輛的龐大裝甲力量,讓整個北約都感到恐慌。當時北約的戰略學者們認爲,如果蘇聯真的進攻歐洲,恐怕一星期就能攻到歐洲中心,美國盟友還沒趕來的時候,歐洲恐怕就已經淪陷。

直至蘇聯解體,這一讓北約恐慌的鋼鐵洪流,終於停下了腳步。一直現在繼承者俄羅斯都沒法回覆蘇聯時代裝甲力量的強盛。但是即使這樣,俄羅斯的裝甲力量仍然不能小覷,依託龐大國土面積,俄羅斯裝甲力量可以演訓多種地形地貌的實戰模擬,並且作爲經歷二戰大規模坦克戰的實戰經驗,以及後來的車臣戰爭,俄羅斯裝甲力量的戰術都是十分出色並且及其注重實戰的。

如今俄羅斯正在逐漸更新坦克升級換代,每年以100輛左右的速度更新T-90坦克,雖然T-14坦克是最先進的坦克,但是因爲造價高昂並不適合大規模裝備,所以這種常規型坦克仍然是未來很長時間內的主力,並且俄軍自用的T-90坦克上還裝有一套專用的統一戰術指揮自動化系統,能夠在戰時獲取來自偵察小組、無人機等參戰單元的信息,戰役指揮官在司令部就能實時看到坦克所處的位置和戰場景象並可下達指令。因此,T-90坦克也能像西方坦克那樣實現遂行高水平的數字化“網絡中心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