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紅心芭樂;圖片:網絡來源;美編 :大飛 ;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昨天的網絡被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刷屏,當這場被媒體稱作民航“史詩級壯舉”的空中險情能夠成功處置,身爲機長的劉傳健居功至偉。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翻開劉傳健的履歷,發現他是一名“老轉”。2006年轉業季,這位空軍第二飛行學院的教官脫下戎裝,揮別軍營,來到川航開啓了新的人生征程。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倘若沒有這次險情處置,可能沒有人會認識他。當然,我相信即使是其它機長,在處置類似事件時同樣能應對自如。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次突發險情處置反映了劉傳健高超的專業素養、堅強的意志品質、過硬的心理素質,這些底子和多年部隊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像劉傳健這樣的軍轉幹部,我們身邊有很多,幾乎覆蓋了國家的所有黨政機關和企事業部門。劉傳健在單位有沒有得到重用,筆者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但至少他能夠到與其自身優長相應的專業崗位上工作,這纔有了他危難時刻力挽狂瀾的英雄壯舉。

然而,並不是所有軍轉幹部,都像劉傳健那麼幸運,更多的幹部在陌生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着。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我們暫不從增強軍人榮譽感,不讓軍人流血又流淚這麼高的高度來討論這個問題,僅僅從近期各大城市熱熱鬧鬧的“搶人大戰”的角度來思考。“搶人大戰”最終目的不只是引進人才來落戶,而是創造機會和平臺,讓引進的人才發揮出他們的“光和熱”,如果只是“搶”而不“用”,那搶人大戰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很多地方已經出臺了在使用人才上的給力措施,涉及到提供崗位、提供資源、做好保障等方方面面。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你可能會說,大部分軍轉幹部沒什麼專業技能。是的,他們不一定都有很突出的專業技能,但部隊多年的培養和磨礪,讓他們普遍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及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具備了很多優秀的品質,大到家國情懷,小到品性修養,而且這羣人才不用“搶”。

從過往的情況看,各地落實軍轉安置總體上都能完成上級的規定和要求,但非常重視軍轉安置,把軍轉幹部像“搶來的人才”一樣對待和重視的還不多見。

很多地方僅僅把軍轉安置當成日常性的一般工作,軍轉幹部進入不了各級單位“育才”的法眼,有的地方甚至把軍轉幹部當成一種“負擔”,更不用說出臺使用軍轉幹部有針對性意見措施了。人盡其才的工作局面還沒有形成,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我們致敬機長劉傳健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想想如何用好用活身邊的“劉傳健”?各地拼命“搶人”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想想如何更好挖掘這個不用“搶”的人才羣體的潛力?

當然,隨着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成立,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家將會在制度體制的頂層設計方面會有一系列舉措,也期待懇請各級地方政府能夠真正重視、重用軍轉幹部,出臺落地的政策!

突然想起晏殊的一首詞: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英雄機長劉傳建親自講述迫降過程,每一句都透着專業和自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