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產生靈感,就要利激大腦的邊緣系統,而拍腦門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扣帶前回儘快“啓動”,就好像對心跳停止者按壓前胸以復甦心跳一樣,以此來刺激扣帶前回,使其生物電的活動增強,儘快地啓動頓悟和靈感過程,這樣人才會突然靈光閃現,豁然開朗。科學家發現,大腦的邊緣系統主要是控制人的情緒反應的,在靠近腦門的地方,有一個名爲扣帶前回的部位,是主管認知與情緒的,在解剖上屬於邊緣系統,這個扣帶前回就是人頓悟和靈感爆發的“發動者”。

  17世紀60年代的一天,牛頓正坐在自家莊園的蘋果樹下沉思,一個蘋果不偏不倚地砸中他的腦門,牛頓頓時靈感一來,如夢方醒,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雖然有人說這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但科學研究證明,蘋果砸到腦門上確實可以激發人的靈感,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遇到麻煩或困惑時,拍一拍腦門有時也會產生靈感。

 

揭祕爲何拍拍腦門人會變聰明之謎

  揭祕爲何拍拍腦門人會變聰明之謎

  要知道,靈感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結果.爲什麼拍一拍腦門,就能把靈感“拍”出來呢?

 

  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先來了解一下腦門這個部位。腦門,即是人的前額,屬於大腦的邊緣系統。這個系統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大腦的邊緣系統主要是控制人的情緒反應的,在靠近腦門的地方,有一個名爲扣帶前回的部位,是主管認知與情緒的,在解剖上屬於邊緣系統,這個扣帶前回就是人頓悟和靈感爆發的“發動者”。

 

  由於靈感產生時往往也是具有情緒性的,因此大腦的邊緣系統對靈感的產生起重要作用。要想產生靈感,就要利激大腦的邊緣系統,而拍腦門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扣帶前回儘快“啓動”,就好像對心跳停止者按壓前胸以復甦心跳一樣,以此來刺激扣帶前回,使其生物電的活動增強,儘快地啓動頓悟和靈感過程,這樣人才會突然靈光閃現,豁然開朗。因此,在腦門這施加點兒力以產生靈感是有道理的。

 

  當然,也並不是說你拍拍腦門,靈感就會隨之閃現的.它是在豐富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受到啓發而突然“迸發出火花”的。譬如,蘋果砸中的不是牛頓的腦門,而是一位農夫的腦門,農夫是不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所以,平時要博覽羣書,積累知識,一旦碰到問題,也許在腦門上拍拍,靈感便自會來了。

 

  也難怪,在古裝戲劇中,一些人在想問題時,總是喜歡一邊來回踱步,擺動帽翅,一邊則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敲擊前額。還有,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思考問題時,也喜歡用手拍腦門,邊拍邊思索.可見,這種下意識的動作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小資料:大腦邊緣系統

 

  大腦邊緣系統由邊緣葉和相關的皮質及皮質下結構組成。邊緣葉主要爲胼胝體、扣帶回、海馬迴、海馬和齒狀回。皮質下結構包括杏仁體、隔核、下丘腦、背側丘腦的前核及中腦被蓋的一些結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