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祝建材

随着温度的攀升,柳絮飞、花粉飘的季节又到了。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常见的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荨麻疹和过敏性结膜炎等,很多人会根据经验自行选用抗过敏药。抗过敏药物的种类很多,在选用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常用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苯海拉明该药被广泛用于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嗜睡、倦乏,偶尔会出现皮疹,长期应用(6 个月以上)可致贫血。

扑尔敏 主要作用与苯海拉明相同。相比于苯海拉明,其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较轻,但小儿服用过量可致幻觉、烦躁等。前列腺肥大、幽门十二指肠梗塞患者禁用。

色甘酸钠 此药属于预防性抗过敏药,主要用于预防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等疾病。其不良反应是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如咳嗽、恶心,甚至诱发哮喘反复发作。故服用该药见效后,须减少给药次数,并逐渐减量,绝不可突然停药。

不可长期大量服用

长期服用一种药物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抗过敏药物容易引起耐药现象,如服用时间超过1 个月则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其次,抗过敏药物都有毒性作用,长期服用,这些毒性作用发生积累,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时,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超过1 个月就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或者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 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

用药无效马上停

各种抗过敏药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以扑尔敏、苯海拉明最为常见, 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甚至死亡。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抗过敏药也会导致过敏,当服用抗过敏药后发生过敏症状加剧时,常误认为药量不够,于是擅自加大剂量,这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服用某种抗过敏药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去医院治疗。

留心先兆早用药

一般过敏症患者家里会常备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以防不测,但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一旦出现过敏的先兆,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就需要马上服用抗过敏药物,这样才能够防止病情加重。因此抗过敏药物最好随身携带。

睡前用药更安全

经过不断改进,现在抗过敏药引起嗜睡等的副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患者还是应该引起注意。现在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如果服用了这些药物再开车,就会带来一定的危险。另外,某些需要精力集中的工作,服用了这些药物以后也不适合工作。这些人如果一定要服用抗过敏药物,最好在晚上临睡前服用,且服药期间不要饮酒。

茶水送服不犯困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嘱咐患者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但某些药物也可用茶水送服, 以抗过敏药, 如扑尔敏、去敏灵、苯海拉明、赛庚啶等为例,多数人服药后白天会感到困倦乏力,但若用茶水送服, 则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这些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