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牡丹艺术展 来源/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邹雨婷 记者 左妍)今天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举办“国色天香,医艺交融——牡丹艺术展”暨上海中医药大学汤兆基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汤兆基从事艺术工作数十载,精通篆刻、书画,素有“ 三绝 ”之誉。由于对牡丹绘画情有独钟,擅长通过绘画、篆刻、雕塑、书法等表现形式展示牡丹之韵,创作了许多以牡丹为题材的字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和书籍,被誉为“汤牡丹”。

牡丹被视为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也让历代文人墨客竞相吟咏、挥毫泼墨,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并形成了包括植物学、药物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牡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牡丹以根皮入药,称作丹皮,是一味清热化瘀的良药。

此次博物馆将牡丹艺术和牡丹医药相结合,带来了一场医术与艺术相交融的“修身养性”文化课。本次特展以汤兆基先生牡丹作品为“君”,“佐”以药用牡丹的各类标本,供观众在领略牡丹之韵的同时,了解牡丹的药效,在国色天香、医艺相融之中留连忘返,共同徜徉在医艺相融的文化空间中。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繁多,本次展览通过创新的融合形式,让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中医药文物换发青春光彩,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更多参观者。

>>汤兆基简介:

汤兆基,1942年生,浙江湖州人,现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西泠印社社员。曾任第七、第八、第九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务委员会委员、市人大华侨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出版有《汤兆基书画篆刻集》、《中国画牡丹技法》、《瓷器上的国色天香》等二十余种专著。并于2011年4月创立汤兆基美术馆,2012年11月成立 “汤兆基牡丹文化创作中心”,2015年10月创立汤兆基艺术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