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日頭條文化領域創作者"國學微講堂"。最近我正在做一期關於解讀《曾國藩家書》中曾國藩人生智慧的欄目,但是有很多讀者不瞭解曾國藩,誤認爲他是道貌岸然的僞君子、嗜血成性的屠夫,並大肆渲染,全盤否定其爲人處世智慧,這是悲哀的。人生在世,哪有不犯錯誤的,但是無法用辯證的思想看問題,無法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完全用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看待和評論一個你不瞭解、沒經歷的朝代、階級和個人,是膚淺的,也是無知的。

曾國藩被譽爲"晚清第一大儒""晚清第一中興名臣"絕不是空穴來風。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爲先,以忠謀政,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甚至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他這位赫赫有名的同鄉評價甚高,他在 1917 年致友人的信中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更是把曾國藩奉爲終生學習的楷模,並親自從《曾國藩家書》 中摘錄出許多語錄,然誦參悟。

可以說曾國藩在做人、做事、做官方面是成功的,而真正嗜血成性的卻不是曾國藩,而是其九弟曾國荃。

我們先講一下爲什麼曾國荃被叫做"曾剃頭"。事出有二:

其一,安慶保衛戰。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9月5日,曾國荃帶領湘軍攻入安慶城,隨後,湘軍士兵公開搶劫姦淫,屠殺淫掠,三日安慶城內四萬餘人死於湘軍屠城,安慶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

其二,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湘軍攻破天京,對無辜平民展開屠殺與搶掠。當時的南京城被燒燬,平民死傷無數,南京人稱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爲"曾剃頭"、"曾屠戶"。

"曾剃頭"的帽子曾國荃實至名歸,但放在一個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曾國藩身上就有些勉爲其難了。曾國藩確實貴爲湘軍統帥,但是嗜血是他的本性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曾國藩在一定情況下默許了曾國荃的行爲,但把所有的一切罪行歸結到曾國藩身上,這是不正確的,也是不考慮實情的。

曾國藩身爲儒學大師,最講究的就是仁義,不到萬不得以,絕不會幹出屠城這種喪盡天良的事。可爲什麼他幹了呢?筆者認爲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一方面,當時的湘軍內憂外患。隨着湘軍實力的壯大,清廷對這個由漢族人建立的武裝越來越忌憚,除了糧餉自籌外,還在各個地方打壓湘軍,天平天國軍又時刻緊逼湘軍,這就造成了內憂外患的局面。在籌措糧餉無措和激勵將士戰鬥力的前提下,曾國荃提出了攻城成功後可隨便搶奪財寶、擄掠婦女、肆意屠殺的惡毒行徑,這也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另一個方面是爲了自保。曾國藩不是聖人,更無法做到捨己爲人,早期約束部隊、嚴明軍紀的湘軍已經讓朝廷坐立難安,若此時還是如此,攻下城池後紀律嚴明,親切待人,清廷絕對會認爲其收買人心、居心不軌,形式直逼朝廷,那湘軍會成爲清軍眼中下一個太平天國,聚力清剿的對象,斷斷不可留它。湘軍的實力是可以推翻清廷的,但曾國藩不想,也不敢造反。因爲他的一生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不造反不代表清廷不懷疑其不造反,所以爲了自保,他默認了曾國荃的行爲,給清廷釋放一個信號:他只爲平反,不慕權力,他的湘軍也是一盤散沙,一羣只爲爭食的餓狼。這正是他厚黑的真功夫,卻也是他最爲人詬病的地方。

反過來講,曾國藩真的毫無人性嗎?爲什麼大範圍的屠殺只發生在曾國荃的"吉字軍"呢?如果曾國藩真的嗜血成性,那他應該命令所有手下的將領攻一城屠一城,而不是隻有曾國荃的部隊。所以真正的"曾剃頭"只有曾國荃一人。

曾國荃多次冒死營救曾國藩,曾國藩知孝悌,不處置曾國荃,其爲"義";爲朝廷鞠躬盡瘁,力剿太平軍,其爲"忠"。在保全忠、義和湘軍的前提下,他只能選擇放棄"仁"。在面對不是被天平軍消滅就是被清廷剿滅的兩難境地下,他選擇了盡忠、盡義、滅叛軍,他默許了曾國荃激發"吉字軍"的行爲,在消滅太平軍後大規模裁軍,消除了清廷的懷疑,這也是自保之法。

曾國藩只是一個被趕鴨子上架的儒生統帥,請不要以一個聖人的標準要求他。倘若他沒有幾分人生的智慧和厚黑的真功夫,相信他和他的湘軍早就成爲了清軍或者太平軍的刀下鬼,那何來的盡義、盡忠,何來的評定叛亂,何來的使漢人重新走上歷史舞臺。

揭祕“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不爲人知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