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同治帝讓人不得不感慨下他的英年早逝,而且死因也頗爲詭異,因爲梅毒!!死的時候沒有一個子嗣!說到他的一生真的也只是個傀儡,一輩子聽從於兩位太后,其中有一位就是我們極爲熟悉的慈禧太后。那爲何同治死後非讓皇后陪葬呢?而且一定要剖腹呢?帶着這些疑問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全文吧!

 

  咸豐帝熱河駕崩後,由他當時唯一的一個年僅6歲的兒子載淳繼承大位,年號同治,第二年(1862年)爲同治元年。

 

  同治即位後,尊封咸豐帝的皇后鈕祜祿氏爲“母后皇太后”,徽號“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貴妃葉赫那拉氏爲“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由於慈安居於東宮,慈禧居西宮,歷史上又將其稱爲東、西太后。

 

歷史大揭祕:同治帝死後皇后陪葬爲何非要剖腹之謎

  歷史大揭祕:同治帝死後皇后陪葬爲何非要剖腹之謎

  按照清朝祖制,歷代皇帝都是登基後即選陵址、建陵寢,同治登基自然不能例外。但令人費解的怪異事情又出來了,同治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兩宮太后卻一直不開口提修建陵寢一事。太后沒有恩准,作爲傀儡皇帝的同治自然不敢吭聲。

 

  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同治因染上梅毒而撒手人寰,年僅19歲。

 

  同治駕崩後,由於無嗣繼位,便由慈禧做主,將慈禧胞妹的兒子、同治的堂弟兼表弟、年僅3歲半的載接入宮中,並很快讓其繼承大位,年號光緒,第二年(1876年)改元光緒。

 

  光緒繼位後,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因慈禧的專橫暴虐而深感自己以後處境危艱,前程渺茫,遂於同治去世之後的光緒元年二月二十日,在宮中吞金自殺,卒年22歲。皇后自殺,舉朝皆驚,無不爲之扼腕痛惜。

 

  帝后先後崩亡,理應儘快歸葬,但由於慈禧的專權,直到此時同治的陵寢尚未建造,帝后的梓宮只好移奉隆福寺暫安。

 

  同治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兩宮太后卻一直不開口提修建陵寢一事

 

  由於此前的咸豐帝已葬於東陵,按照清廷祖制,作爲兒子的同治理應葬於西陵。但這時權柄在握的慈禧卻偏偏不理祖宗那一套規制,反而大行逆道,斷然決定在東陵的雙山峪爲同治建陵。

 

  光緒元年八月,同治的惠陵開始在雙山峪動工興建,到光緒四年九月建成,建造工程僅用了三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在整個清東陵的皇帝陵寢中,這座陵寢不僅建造時間最短,就其整體規格和質量而言,也是最爲低下和次劣的。清東陵五座皇帝陵寢中的最後一座陵寢,就這樣匆匆收場了。

 

  光緒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後的梓宮在停放了5年之後,被一同葬入東陵界內的惠陵地宮。

 

  六十年後的1945年,同治帝后的惠陵被盜掘,皇帝的屍骨被搗毀,而完好如初,身體仍富彈性的皇后阿魯特氏,衣服被剝光,腹部被剖開,腸子流淌了一地。盜墓者如此慘無人道的做法,竟是爲了要得到當年皇后吞於腹中並被致於死命的一點點黃金。上帝無眼,蒼天不公,一對生前境遇悲慘的男女,又突遭罹難,實在讓後來者欲恨不能,欲哭無淚,爲人世竟有這麼多的不幸而悲天長憫!

 

  同治帝載淳,咸豐和慈禧之子,清朝第10代皇帝。6歲登上皇位,18歲開始親政,親政僅一年多,19歲便病死宮中。同治帝英年早逝,關於其病情和死因,歷來說法不一。官書記載同治帝死於天花,民間卻一直流傳着同治帝死於梅毒的說法。對於當時的種種傳言,清朝官方一直保持緘默,不予回應。近日,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沈渭濱從《翁同龢日記》找到了更多的證據,證明同治是“走馬牙疳”而死(是一種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對於沈渭濱教授的研究成果,歷史學、檔案學、醫學史的研究者又是怎麼看的?

 

  同治帝到底是不是死於梅毒?同治御醫的後人和專家的觀點並不一致。

 

  民間長期以來一直流傳着同治帝死於梅毒的種種故事。着名歷史學家蕭一山在他1923年所着的《清代通史》裏,也再三強調了同治帝就是死於梅毒。另外,同治皇帝主治御醫李德立的兩位曾孫李鎮和李志綏分別撰文稱,祖上口傳祕聞,同治帝死於梅毒。

 

  據李鎮的解釋,其實李德立一開始就已看出是梅毒之症,爲了慎重起見還約另外一名外科御醫會診,兩人一致肯定是梅毒。但李德立並沒有奏明同治的生母慈禧,因爲如實稟報有辱九五之尊,必遭殺身之禍,而知情不報隱瞞病情,也難免治罪。於是他假裝糊塗,既然宮中都說天子出水痘,就照天花來治。對於李鎮的解釋,李德立的另一個曾孫李志綏則是另一種說法,當慈禧聽到李德立的診斷結果後,強迫他宣佈是天花,而且要用天花的方法醫治,最終因藥不對症才導致同治死亡。

 

  皇帝是不可能自由出宮的,同治帝也沒有機會出去逛窯子

 

  對此,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沈渭濱有不同看法,他告訴記者,說慈禧一開始就命太醫以天花治療淫瘡,不符合事實。從《翁同龢日記》來看,皇帝自發疹到12月28日病危,翁氏從太醫處得到的脈案與處方,確實都是患了天花的用藥。12月16日和17日,翁同龢曾被兩次召見,《日記》記載:同治“花極稠密”,“頭面皆灌漿飽滿”,這些都是典型的天花症狀,而非梅毒。

 

  根據《翁同龢日記》,同治帝之死確實是毒熱內陷,導致“走馬牙疳”而死。

 

  對於這起疑案,沈渭濱從《翁同龢日記》找到了更多的證據。翁同龢是同治帝的老師。自御醫李德立、莊守和確診同治帝得的是天花以來,翁同龢忠實地執行着監督御醫的工作,他每天到御醫處打探病情、查看脈案與處方,並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下來。沈渭濱說,根據《翁同龢日記》所記,同治帝確實是得了天花,導致毒熱內陷,最終“走馬牙疳”而死。(走馬牙疳,是一種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因發病急驟,故名走馬。)

 

  沈渭濱說,從《翁同龢日記》的記載來看,確實有些症狀與梅毒類似,而且翁同龢幾次探聽病情,得到御醫的回覆都透露出若干當天脈案中未曾明言的症狀。這不能不讓人懷疑,脈案似乎有所隱瞞。同時也說明單從藥方是看不出來皇帝有沒有染上梅毒的。翁同龢是否礙於君臣名分,也有故意隱晦或者不能明說之苦?

 

  對此,沈渭濱說:“如果說同治死於梅毒,那麼除非翁同龢事後重新改寫了日記,按天花而不是梅毒逐日造假。但事實上,驗之於《翁同龢日記》的原稿影印件,加之翁同龢的秉性人品,不存在這種可能性。至今尚未有人指出《翁同龢日記》存在造假的記錄。”

 

  都說當了皇帝是天下人的夢想,可皇帝要是當成這樣真是不當也罷。不過誰能在慈禧手下活得安好啊,這女人真是不簡單啊!許多野史祕聞可都是她的事情啊!大清朝的末期也是奇怪,三個皇帝居然都沒有子嗣,也真是到了該滅亡的時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