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没做好心理准备,去完整观看最近在社交网络上特别火爆的日剧《坡道上的家》。虽然听说大结局还是有那么一丝人性光辉和希望存在着。

前几集的极端情节,虽然明知道是虚构,但有种真相赤裸裸的压抑感。

感觉未婚的自己,如果知道太多揭开浪漫幻想后的现实,目睹悲惨生活的极端可能性,就更加恐婚恐育了。

即便这样,剧情梗概不用再多说,其实了然于心: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毕竟咱们的综艺节目都是在说:妈妈是超人,爸爸去哪儿了。

别说剧中这个母亲有可能蓄意伤害孩子,哪怕是无意的忽视导致孩子身上的小问题,罪魁祸首首当其冲,就是母亲。

但,这只是一段失败的婚姻,不作为的家庭成员共同造成的个例问题吗?

究竟要把一个正常的母亲逼迫压抑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出这种残忍的事?

剧里堆砌起来,压垮这个母亲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颗稻草,都是每个女性可能会遭遇的日常。

(一)“为母则刚”是感人的美德,但这不应该被用作道德绑架的绝对真理,更不是评判每个妈妈的标准。

我最好的朋友陆续做了妈妈,开心幸福的同时,作为新手妈妈,清一色都是手忙脚乱,一地鸡毛,各有各的烦躁:

小心不能再小心,小朋友还是没躲过流感侵袭;仔细不能再仔细,小朋友还是有各种磕磕绊绊。她自责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家人的数落。

话虽然不重,但是心理负担就更重了。

在我们非常有限的互动交流时间里,我肯定地告诉她:这都是正常现象,你做得很好了。

因为出月子以后,白天几乎都是她独自一人照顾这个还不满百天的孩子,有时还要面对夫妻双方家庭之间的矛盾问题,或者来自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分歧。工作也不会因为你是产妇,就能完全抽身,不管不顾。为了抵抗带娃的枯燥和产后激素急剧下降的情绪低落,还要坚强地挤出时间,维持可怜的一点休闲时间,做一些最喜欢的事,证明自己不只是孩子的妈妈,她还有自我。

生而为人,大家都是第一次。

第一次为人伴侣,第一次为人父母,能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越挫越勇,咬牙坚持过来的妈妈,即使不那么完美全能,也都是好样的。

母爱虽然非常伟大,但妈妈也是普通人。

我很喜欢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在著名的《第二性》里曾经说过,生育的女人其实不一定会有创造的骄傲。 无论如何,生育、喂奶,是自然的作用,女人在其中感觉不到对自身生存高傲地肯定的理由,她被动地忍受自身的生理命运。 她投身于家务劳动,它们把她束缚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中,它们日复一日已以相同的形式再现,这种形式世世代代延续,它们不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也许以上观点过于理性和极端,但是有时,社会的刻板印象,将本该褒奖的东西过度放大为一个衡量的尺度,一个习以为常的现象,甚至是一个普世价值观,心安理得觉得女性轻而易举就能做好所有的事,天生就能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就必须无私忘我伟大的自我奉献,以至于无法容忍“新手期”的过失。

即使从有孩子的那一刻起,妈妈们就能投入角色,及时上岗,此后从不下线。但她们也会犯错,也会失误,也会笨拙,也会脆弱无助,也要时间适应和学习,需要给力的队友和家庭作为支持,同样她们的付出和委屈更需要别人体谅和理解。

联想一下时有看到令人惋惜的社会新闻,人为因素导致的家庭悲剧,以及周围家庭普遍轻微“丧偶式”的日常,这也是《坡道上的家》,为什么那么能刺激大家的神经,极端又能引发共鸣:

那仿佛立于斜坡,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那导致悲剧的各种行为,都是不争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二)“为母则刚”的前一句,其实是“女子本弱”

我身为女性,从不否认女性是弱势群体。

因为不管是生理上的体能素质,还是心理和人格上的养成,亦或是社会分工以及人类社会对性别的定位和认知,我们就是“弱势群体”。

然而,“弱势群体”就等于“弱势”吗?

绝对不是。

女性的柔弱也是有后天形成的因素,所以同样可以被后天改变,虽然艰难。

《第二性》里也在讨论,其实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是由于社会和家庭将女性向着所谓的“女性特质”去培养。

即使现在,还是会有偏见,女孩子学不好理科,女孩子做不了需要体力和技术的事,女孩子可以软弱可以依赖别人,因为嫁个好人就够了。

而从古自今,男孩子都被教导,不能输,不准哭,别软弱,因为你没有退路。

虽然有太多太多优秀的女性,已经充分证明了,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一样可以:

在红毯上穿着礼服高跟鞋空翻的小姐姐

比如我喜欢的Jessie Graffiti,好莱坞特技替身,擅长极限运动的女超人。在美国极限体能王的节目里,代表美国出征,作为全场唯一一个女性参赛者,没有丝毫标准降低的照顾,扎扎实实完成了男选手都做不到的极限考验。

比如,被男性绝对垄断的职业中,逐渐出现了优秀的女性身影:女职业经理人,女飞行员,女政客。。。

比如,男性如果拼事业,一般都会需要有个“背后的女人”默默支持他放手一搏;而同样拼事业的女性,则永远要面临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终极拷问。

而且通常,优秀的女性都比男性能兼顾好,这种多重平衡。

归根结底,就是她们远超常人的坚持和付出,更加努力,更加吃苦耐劳,更加想方设法完成多个角色的切换。毕竟工作有下班的时候,妈妈永远不下班。

所以在单身期,都没能把自己照顾好,没能完全规划和掌控自己人生的女性,怎么会只因为多了一个母亲的身份,就摇身一变成为优秀合格的母亲,无所不能,刚强无敌?

还不都是舆论和家庭对自己角色转换的高期待,严要求迫使女性快速撕裂成长。

所以不是“为母则强”,而是为母不得不强。这个巨大考验,过去就是人生的成长,过不去就是人生的坎坷。

作为女性,很严酷地要面对,从当父母的公主,做爱人的宝宝和一下升级万能母亲的巨大心理落差。无法接受,脆弱无助,都是正常。

但大家也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而不断变得更坚强,更优秀,从而才有平凡又伟大的母爱。

所以单身时期,就开始学习转化心态,修炼自己,从柔弱到刚强,不做弱势的弱势群体,总是有用的。人生欠下的努力,后续总有一天要加倍偿还。(三)“为母则刚”的背后,哪有平衡,都是牺牲和取舍。

越是努力,越是成长,就越发现自己的无助和平凡。

所谓的家庭,事业,和个人成长,哪有平衡,都是不得不做的取舍和牺牲。

我今年读完了一本号称“小说版《第二性》”的优秀小说——

《醒来的女性》

这本书反映了当时整整一代美国女性最真实的生存境遇。虽然故事背景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然而我依然能感同身受,隔着年代和文化差异,女性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现状出奇地相似——因为始终没什么显著改变。

书里很多情节,触发了很多可能对自己亲人和闺蜜都很难以启齿的话题和讨论,不仅仅是主要的女性角色们的心灵成长史,也是种思维方式的革命,价值观念的颠覆。

阅读时,经常为作者的洞察力叹服,很冷静地描述分析,用旁观的角度去面对现实可能的状况,更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找到了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的心理根源。时而对书中女性的命运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书里的主人公米拉的一生,就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和总结。

米拉是一位喜爱读书的小镇女孩,从小独立聪明。十四岁就能读得懂尼采和潘恩,开学第一天就自学完了全部课本,只得让她跳级。然而如此聪明的她,偏见成为主流,她从格格不入到终于屈服妥协,接受社会女性最常见的工作——打字员,实现家人对她最大的期待——嫁人。

她活成这个社会对女孩要求的标准模样,门当户对草草结婚,必须穿紧身褡,必须为丈夫的学业放弃自己深造的理想,赚钱供丈夫,连续二胎,相夫教子完成家务。

终于熬到丈夫完成医学生学业,有体面的工作,她也住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房子。继续做举止优雅,面带微笑,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

看起来多幸福多稳定,然而只有她自己能体会这种生活表层下的心酸。

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牺牲自己的理想,可是付出并不被丈夫尊重和重视,只能在家长里短里耗费自己。

她没有自我,唯一的身份就是“妻子”和“母亲”。

没有爱情只有责任,没有心灵的沟通,过着千篇一律的虚假人生,虽然热闹却一直孤独。还有周围不得不交往的太太圈,相似的表面人生暗藏各自的苦恼,心酸和反叛。

当米拉终于勇敢结束这种傀儡生活,离经叛道,抛夫入学深造,还要独立抚养两个孩子的时候,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现代女性都不具备的勇气和信念。

米拉开始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学业事业,她的人生因此不再被局限,她努力兼顾自己的母亲身份,经营一份可以达到心灵沟通的感情,同时不为此过度牺牲自我。当不得不面临抉择的时候,她有勇气也有底气选择爱自己。米拉和作者都不标榜自己的伟大或者思想的高觉悟,反而呈现了更多都是平凡人生的无奈和无助。你会觉得,那不是故事,那就是人生。

但米拉为家庭牺牲而荒废的人生是不争的事实,她勇敢追寻自我之后,即使竭尽全力,也肯定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母亲。虽然我们不想选择,但不得不放弃。

这本书其实阅读很轻松,没有极端的苦大仇深,没有极端鼓吹女权主义思想,甚至也不必完全接受书中的观点,就是客观冷静地分析女性是如何被社会塑造为一个“女性”,然后又是如何靠自己的撕裂成长,重新找回自己的故事。

我曾经也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女性天生就要去包容,取舍,放弃,牺牲?

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让自己左右为难?

为什么我们就总要面对多重身份的鸡毛蒜皮,还要苛求我们游刃有余,姿态好看?

太多为什么反而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

但女性天生就有一股柔韧劲儿,知,然后勇。

不是因为知道了残酷的真相,关于会令人失望的婚姻,关于怀孕生育的屎尿屁,所以没法稀里糊涂地接受婚姻和生育的命运;

而是知道了背后的艰辛和责任,才会更慎重做决定,更有勇气和动力去承担起责任,勇敢面对落差和挫折,努力做个好妻子,好母亲。

接受不能改变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才是和这个世界,和自己和解的正确方式:

接纳自己的平庸,也要客观正确接受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身份和定位。

不管是真实的波伏瓦还是虚构的米拉,这些想觉悟的先驱女性,不是为了让女性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样本模板,才不遗余力地去宣传自己坚持的理念;而是为了大家能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和自由。

你可以活成世俗标准的贤妻良母的样子,心安理得,享受这份平淡的幸福;但如果你有自己的个性,理想,追求,这个社会同样可以接纳包容你,绝不会否定你,强制你,舆论也不会压迫你去压抑改变自己的天性。

有的选择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希望有一天,当社会不会用强弱之分,性别之分来界定的时候,当大家可以更平常看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的时候,

女性不仅可以用她的“弱”去爱,更能用她的“强”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

那时,不管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家庭,事业和自我成长,对女性,对家庭,都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真心希望《坡道上的家》的悲剧只是剧本,而无数个米拉都能勇敢选择自己想要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