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華爾街日報揭ICO熱潮背後真相:虛假項目已吸10多億美元

三言財經 | 情報員 Lucia Joice

面對競爭激烈的加密貨幣市場,數百家科技公司正在使用欺騙性甚至欺詐手段來吸引投資者。

5月17日外媒消息,《華爾街日報》發佈了其對1450份首次代幣發行(ICO)白皮書的調查分析報告,結果發行有18.6%的白皮書存在欺詐風險。

該報告警告稱,在調查的1450個ICO產品中,271個存在着欺騙性甚至欺詐性的疑點這些項目的描述中有的提供的是虛假的發行公司位置和負責人信息,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提供,還有的對其財務信息也呈現保密狀態,更有甚者完全抄襲其他白皮書。

「三言」華爾街日報揭ICO熱潮背後真相:虛假項目已吸10多億美元

灰色表示ICO總籌資數額,紅色表示虛假ICO籌資數額

在這271個可疑項目中,有的已經停止,有的還在籌資中。據《華爾街日報》調查,這271個項目已經共籌集資金10億美元。根據對已陷入訴訟或監管調查的項目統計,投資者以從中損失約2.73億美元的資金。

「三言」華爾街日報揭ICO熱潮背後真相:虛假項目已吸10多億美元

Wall Street 用小紅旗標誌有問題的ICO項目

《華爾街日報》此次調查的項目涵蓋了自2014年至今的1450份白皮書,其中大部分是針對英語讀者,據統計,這些項目一共籌集了至少50億美元。根據Satis Group的數據,自2017年以來,加密貨幣產品已在全球範圍內產生超過90億美元的收益。

虛假白皮書存在的幾大疑點

報告分析發現,有111份白皮書存在抄襲其他白皮書的情況,有的完全複製整個章節,複製內容包括營銷計劃、安全問題描述,甚至是程序員將如何與其數據庫進行交互的獨特技術描述。

另外,至少有121個項目沒有披露項目團隊成員的名字,還有的雖然有團隊成員介紹,但實際上這些人並不存在,或者他們的身份信息(特別是照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使用了。至少有五個項目直接從網上扒下不相干人士的照片充當其高管。

一名叫做珍妮詩·米拉尼(Jenish Mirani)的波蘭銀行家發現他的資料照片出現在了在線支付項目Denaro的聯合創始人列表中,並取名爲“Jeremy Boker”。當《華爾街日報》試圖聯繫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時,並沒有得到回應。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20多個項目竟然做出零投資風險的承諾,SEC此前已經特別禁止過這種情況。這些白皮書表示保證投資人每週會收到回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此前已採取行動打擊提供此類擔保的ICO,包括PlexCorps。該公司通過承諾投資者將獲得1,354%的利潤,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籌集了高達1500萬美元的資金。去年12月,該公司收到法院凍結其資產的命令。

「三言」華爾街日報揭ICO熱潮背後真相:虛假項目已吸10多億美元

關於 ICO 圈裏圈外傳出不同聲音

Cointelegraph今天(5月17日)報道了英國加密貨幣投資產品和研究提供商CoinShares的首席執行官Danny Masters參加節目的採訪,提到ICO監管時,Danny Masters表示:

“我們需要繼續構建加密貨幣的結構,需要看到監管解決方案的出現,我們需要指標,需要衡量標準,以便人們真正瞭解我們討論的內容。我們需要更成熟的首次代幣發行(ICO)的架構,需要更清晰,更透明的交易平臺供投資者安全的交易。”

儘管ICO在國內已經被定性爲“非法集資”,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幣安(Binance)首席執行官趙長鵬依然在社交媒體上大力鼓吹ICO。

5月初,趙長鵬在一篇名爲《ICO——不僅是最好要有,而是必須要有》的博客文章中表示,即使面臨失敗的高風險,初始投幣產品(ICO)的表現也遠勝於風險投資基金(VCs)。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以及近距離觀看數百個其他項目,我想說,通過ICO籌集資金比通過傳統的風投融資要容易100倍。隨着籌集資金的難度增加了,邏輯上說,可能會有100倍以上的初創公司,資金充足的初創企業,通過ICO可以實現的。”

趙說,雖然一些風險投資者是他們領域的真正專家,但絕大多數“專業風險投資者”對他們投資的項目或領域沒有任何線索。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創業經驗,甚至對他們的領域都沒有基本的瞭解。”趙長鵬接着寫道。儘管他承認ICO導致了失敗或完全欺詐,但他仍然相信“與傳統的風投投資項目相比,ICO項目有更大比例將會成功。”

“大多數ICO都是新的啓動項目,並且有很高的失敗率,就像傳統的創業公司一樣。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大多數ICO投資者已經知道這一點。ICO投資者是早期採用者(和學習者)。”

他後來得出結論:

“反應越快收益越高。別被落下。”

(完)

(本文爲三言財經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