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業集體熬冬 部分私募逆勢招聘儲備投研實力)

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婷

年末,往往是人心浮動的跳槽季。但今年私募的招聘市場平靜得有些冷清。即使逆勢招聘的,條件也非常嚴格。不得已跳槽的,除了薪酬的考慮,更多是要爲未來找一個新的空間。

招聘比市場更“冷”

市場不好,私募業務拓展缺乏動力,招聘意願降溫,大部分機構在減員增效,壓縮成本。

記者採訪北上深三地多傢俬募機構瞭解到,絕大部分私募今年沒有招聘計劃。

上海某中型私募基金合夥人表示,僅在去年上半年招了2名研究員和1名後臺運營人員,今年沒有招聘計劃。

而即使是少數在招聘的私募,其目的卻是要降低成本。深圳一位公奔私機構負責人表示,今年準備招聘幾個應屆生替換現有人員,以此降低成本。據介紹,私募通過公開招聘方式納新的比較少,通常都是推薦、介紹的方式。

華南一中小私募研究員也表示,自己曾多次投過簡歷均沒有得到回覆。在他看來,在券商裁員降薪的背景下,二級市場研究員去產能是必然的。

上海一家爲證券私募服務的獵頭公司人員介紹,常年合作的幾家私募客戶,目前都在裁減後臺崗位,招聘以業務端爲主,薪酬變化不大,但條件更加嚴格。目前私募求職者主要有兩類,一是從銀行跳槽到第三方銷售機構,資源匹配度較高,但隨後感覺第三方機構不夠穩定想再回到機構;另一類是券商、公募基金跳槽出來的人員。

部分私募逆勢招聘 儲備人才夯實投研實力

行業整體收縮,有部分私募逆勢招聘,爲的是儲備人才。據瞭解,星石投資去年下半年以來已招聘了3名行業研究員,目前在招宏觀研究員、策略師、渠道經理以及其他支持型的崗位人員。

凱豐投資總經理王東洋也表示,公司招聘一直正常進行,按照既定的團隊建設思路定向增聘投研人員,持續夯實投研實力。針對目前的市場環境,更重視宏觀策略的研究和產業鏈研究,設立宏觀策略團隊,增設了首席經濟學家。

重陽投資也表示,今年要積極佈局擴張,儲備人才。

杭州某海外投資私募以百萬年薪招聘銷售副總裁、銷售總監、醫藥行業研究員。北京一位私募市場人士也表示,公司今年的招聘計劃包括交易員、交易助理和投研人員。

王東洋表示,行情低迷之際更要苦練內功,加強團隊建設。去年開始逐步推動投研一體化,力圖促進投資與研究、不同板塊之間的交流融合,也正因此,去年不僅沒有減少人員配置,而是增加了一些成熟的投研人員。

星石投資也表示,市場有周期,但策略的打磨、人才的培養沒有周期,越是市場寒冬越應該像儲備好股票一樣儲備人才,構建人才護城河。

多機制保持團隊穩定

市場動盪,維持團隊穩定尤爲重要,不同風格的私募採取不同方式打磨團隊。

星石投資介紹,他們的基金經理均爲自主培養,對公司文化和投研方法認同度極高。星石每三年對錶現優異的員工給予股權激勵,以“合夥人”機制綁定優秀的投研人員。

對於人員流失問題,王東洋表示,凱豐投資希望建立起依靠團隊,而非依靠明星基金經理單打獨鬥的模式,從長遠來看團隊作戰的模式會更持久。

事實上,行業整體“熬冬”之際,投研人員在考慮跳槽上也更加謹慎。

“現在行情不好,研究員跳槽的少了。”滬上某中型私募研究員表示,投研人員考慮跳槽,激勵機制並不是首要因素,而是更看重平臺、資源、理念。

華南一中小私募研究員表示,初級研究員選擇私募主要看兩點,一是規模,二是投資水平。

王東洋稱,投研人員選擇私募主要看重是否具備靈活的機制、簡單的人際層級關係;工作氣氛好,沒有條條框框限制,更容易實現自己的想法。同時公司能提供市場化、有競爭力的薪酬機制。如果能夠進入百億級別私募,投研人員可以完成能力的進階,更多地展現個人才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