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飛翼佈局,大家可能本能的想到B2,但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這種佈局,二戰德國就曾研製採用此佈局的Ho-229轟炸機,在此之後美國也設計出了X35飛翼機,並推出改進型X49,但由於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飛行控制系統的落後,這些採用飛翼佈局的飛機都以失敗結尾。

  ?

  (B2轟炸機採用飛翼式佈局)

  那麼與傳統佈局相比,飛翼佈局有哪些優點值得設計者們前仆後繼呢?由於其取消了傳統佈局的機尾部分,即沒有垂尾和平尾,大大減小了飛行阻力,並且因爲其本身就是一個大號機翼,所以相應的提高了升力,除此之外其更小的雷達截面纔是大家如此追求這種佈局的根本原因。

  有優點肯定也有缺點,同樣因爲其取消了傳統佈局的尾部,導致其很難控制,需要技術水平較高的飛控系統,才能使其能夠被正常操縱。所以在解決飛控問題前,所有飛翼佈局的飛機進行的實驗都成功率極低。

  ?

  (低空掠過機場的B2轟炸機)

  由於防空武器和偵查武器的不斷更新,轟炸機得更新換代一直在進行,從常規高空轟炸到超音速低空突防再到防區外打擊,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爲了保證轟炸機不被發現,在這個要求下,顯然隱身轟炸機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於是當飛控系統這個大麻煩被解決之後,隱身轟炸機立刻成爲世界潮流。說到這,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約翰·諾斯洛普。B2隱身轟炸機就出自他的公司,他作爲飛翼佈局研究設計的領頭羊,在人生步入夕陽之際,終於看見B2飛上了天。

  在解決飛控之後,爲了保證B2同時擁有高隱身和易操縱這兩種特性,設計師們又運用了例如開裂方向舵等一系列“黑科技”來滿足設計要求,最終設計成型的B2隱身轟炸機還算是一款成功的轟炸機。但作爲現代飛翼機的先驅者,其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例如其可靠性就是一個大問題,飛行一次要花甚至一百倍的時間來進行修理維護,造成的極高的花費。爲了解決這浪費錢的毛病,美國又研製了B2的改進型B21,在犧牲了部分航程的情況下,極大的提升了可靠性,提高了作戰效率。

  ?

  (轟20必將博採衆長)

  近日被提到的中國隱身轟炸機轟20作爲一個後來者,其所擁有的後發優勢,是前輩們說不能比的,所以可以猜測,其在滿足高隱身易操縱的前提下,也能達到B21的高效率與高可靠性,這樣的轟20纔是一架合格的隱身轟炸機。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