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曹操卻絲毫不以爲意,上臺之後就將大棒對準了一條“大魚”,這條大魚就是當時正當紅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按照當時的規定,晚上是不能除外瞎逛的,但是這個蹇圖卻明知故犯,本來以爲有權傾朝野的侄子在,也沒什麼擔心,沒想到碰到曹操,沒反應過來,便被曹操用五色大棒給打死了,這種魄力當時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而這時他少時的那種放蕩不羈的性格又給他籠絡人才帶來了好處,別人招人,首先看人品,而曹操則不然,他認爲亂世當中有能者沒必要十全十美,才能擺在第一位,能夠如此招人,也可以從側面看到曹操對於自己駕馭能力的自信。

曹操出身於“宦官”之後,沒聽錯是就是“宦官”,他爺爺是太監,當然不是親生的爺爺,因爲曹操的父親曹嵩是由太監曹騰收養的,這個曹騰不是一般人,服飾過四代皇帝,而自己的地位穩如泰山,曹操的父親後來就是繼承了曹騰的爵位,所以曹操雖然經常被人嘲笑是太監之後,但是他從小的生活其實是非常不錯。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曹操劇照

從小就屬於放蕩不羈的主,經常和一些富貴子弟搞各種惡作劇,這其中就包括四世三公的袁紹兄弟,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反正就由着自己的性子來。

當然他小時候也沒光顧着玩,書也是常常讀的,尤其喜歡讀兵法,長大之後,突然變了性子了,自從當了官之後,也是一個敢作敢爲的人,上任之後,便雷厲風行的做事,他做事的地方,是在當時的京都洛陽,這種地方是屬於天下砸塊石頭,都能砸到幾個達官顯貴的,一個小小的郎官上任做事,難度可想而知。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曹操劇照

但是曹操卻絲毫不以爲意,上臺之後就將大棒對準了一條“大魚”,這條大魚就是當時正當紅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按照當時的規定,晚上是不能除外瞎逛的,但是這個蹇圖卻明知故犯,本來以爲有權傾朝野的侄子在,也沒什麼擔心,沒想到碰到曹操,沒反應過來,便被曹操用五色大棒給打死了,這種魄力當時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曹操劇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曹操一直做着拯救漢室的事情,董卓入京城,他單刀行刺,而後在討伐董卓之時,又一直衝鋒在前,但是事實非人所願,這個時候還一心忠於漢室的曹操發現,世道已經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各方諸侯各懷鬼胎,說白都是爲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如果依靠這些人,漢室將永遠無望,在如此情況之下,曹操的人生開始又了一個轉變,既然這些人靠不住,那麼就靠自己。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曹操劇照

一個備受人尊敬的忠臣曹操,開始慢慢的完成了梟雄的轉變,從此曹操開始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隊,天下廣招能人。

而這時他少時的那種放蕩不羈的性格又給他籠絡人才帶來了好處,別人招人,首先看人品,而曹操則不然,他認爲亂世當中有能者沒必要十全十美,才能擺在第一位,能夠如此招人,也可以從側面看到曹操對於自己駕馭能力的自信。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曹操劇照

此詔一出,天下英才彙集,曹營一下子成爲人才濟濟的地方,有人才也還需要地盤,董卓雖然已經被王允等人所除,但是袁紹等人虎視眈眈,而此時的袁紹可謂兵強馬壯,地盤廣闊。

曹操不得不和袁紹決戰,要知道此時雖然有謀士在旁邊說出“十必勝”,但是當時曹操人馬和袁紹相比,簡直天地,此時曹操的壓力是可想而知。但是曹操畢竟是曹操,此時他已經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作爲統帥,他別無選擇,在這種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曹操咬緊牙關,最終等到了許攸的到來,找到了袁紹的軟肋,一舉擊潰袁紹,曹操集團從此戰之後,慢慢成爲當時的第一股軍閥勢力,昔日的受人鼻息的曹操,已經不復存在。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曹操劇照

而後在連續的征戰當中可謂是迅速平定北方,成爲北方的真正霸主,此時的曹也成爲了世人眼中的真正梟雄,似乎昔日的屠龍之人,如今已經變成了龍。

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曹操前期的所作所爲能看出他是有心成爲一個匡扶漢室的,但是在後來的一系列經歷當中,曹操的轉變應該是看到了漢室已經是成爲了一個空殼,已經沒有幫扶的必要,於個人,百姓,於江山來說,出現一位新的有能力的統治,會比那個早已經衰敗不堪的漢朝會更好,所以一定程度上,曹操的上位可以看出私心,更是更多的應該是世道的所迫。

曹操: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

真也是應了那句話,若非世道所迫,誰願意搞得自己滿身才華做被人唾罵的梟雄?各位對於曹操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