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陽翟小學與山區白交祠教學點的學生們通過遠程同步課堂共上音樂課。施辰靜 攝

5日,受國家教育部邀請,廈門市同安區陽翟小學作爲首批典型示範案例的代表,參加全國第三屆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之應用典型示範案例交流會。陽翟小學校長楊志現在大會現場以《同上一堂課 天涯若比鄰》爲題,講述陽翟小學在遠程同步互動課堂建設、創新、推廣過程中的故事作爲案例分享。

如何將教育信息化融入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有效推動教育均衡化發展、教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陽翟小學以生動的實踐走出了一條探索之路。近年來,同安區投入近億元資金,全面推動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形成覆蓋全區的區級教育城域網和學校校園網一體的現代教育網絡體系,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高位均衡,助推教育強區建設。

遠程同步課堂成常態

11日,在同安區陽翟小學的互動教室內,稚嫩的童聲活潑歡快,在音樂老師林妙珍的帶領下,一年級一班的同學正在學唱《我是一個粉刷匠》。

而讓這樣一堂音樂課顯得格外與衆不同的是,與陽翟小學相距40餘公里,位於同安偏遠高山村的白交祠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們也正通過遠程同步課堂,與陽翟小學的學生們共享課堂。

2013年12月12日,通過千兆網絡教育雲平臺,白交祠教學點與城區陽翟小學首次實現遠程同步課堂。藉助計算機等現代通信設備,山村與城區學校間溝通交流的橋樑被架設起來,而這樣的遠程同步課堂也逐漸走向常態化。

" 現在,我們學校每週開設三節和白交祠小學的遠程同步課堂,包括音樂課、美術課和心理課。"陽翟小學校長楊志現介紹說。

2014年6月26日,依託遠程同步互動教學系統,陽翟小學三年一班還與臺灣新北市瑞芳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隔空交流,來自海峽兩岸的學生共同朗誦了唐詩《早發白帝城》,成功實現了"跨越海峽的第一堂課"。在楊志現的積極搭橋下,目前陽翟小學已陸續與5所臺灣小學實現了"遠距"上課。

" 我們還和長春樹勳小學、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等優質校開展了遠程互動教學。"楊志現說,遠程同步課堂帶來的教學變革不斷輻射,去年3月,學校還牽頭與臺灣、香港、福州、成都等地的學校組成了"兩岸遠距智慧教育聯盟",共同開展研討。

智慧校園建設無處不在

每天上午一到學校,陽翟小學的學生們掏出校園卡,在班級門口的電子班牌下方輕輕一貼,隨着班牌屏幕上浮現自己的名字,便表示簽到成功。而學生們每天的考勤結果,會被即時傳輸到陽翟小學"V校平臺"的後臺,不僅即時顯示在電子班牌上,教師可以查詢,校外的學生家長也可通過手機客戶端"V校"確認孩子是否到校上課。

在陽翟小學,還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每天學生督導隊的成員們手拿一個PAD電腦,到各班級進行早讀、紀律、衛生等事項評比,看到亂丟垃圾等現象即可用PAD拍下照片記錄,當場扣分,而班級的評比結果不僅錄入校園智慧管理平臺,還同步顯示在校園入口處的大屏幕上……

" 學校的這個智慧管理平臺集結了學校動態、班級動態、通知、表彰、課程表、評比等內容,方便學校精細化管理,提升德育工作。"陽翟小學副校長陳軍令說。例如不久前,廈門全市舉行防空警報試鳴前,學校就在管理平臺上貼出了通知以及3種防空警報信號所代表的不同含義,許多學生利用課間在電子班牌上查閱,增進對防空知識的瞭解。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平臺藉助信息化的手段打通了家校之間的聯繫,家長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更多地瞭解學校、學生動態,參與其中。

在對教師的培養方面,學校同樣將"信息化"基因根植其中。據統計,近三年來陽翟小學的教師在全國新媒體新技術研討會上獲獎的作品共計47件,其中一等獎達13件。

" 學校智慧化建設已經滲入方方面面,教育信息化逐步成爲學校的辦學特色。"楊志現說。如今,陽翟小學被評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先鋒學校、福建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範校、福建省首批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福建省首批教育科研基地校、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

創新探索教育信息化

事實上,陽翟小學的探索正是建立在同安區對教育信息化不斷創新和推動的基礎上。

近年來,同安區投入上億元,積極實踐,現在全區中小學實現"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全區中小學1748個班級均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形成了獨特的"同安經驗"。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同安區全面推動"三通兩平臺"建設,形成覆蓋城鄉的現代教育網絡體系:2013年3月,同安區率先啓動廈門全市第一個教育雲項目;2013年12月,同安首間區級自動錄播教室在陽翟小學建成;2014年11月,全區中小學1466個班級"班班通"全部建成投用;2015年2月,39套自動錄播系統投用,覆蓋同安區直屬校、中心校和8個邊遠山區教學點。

在人才培養方面,同安區創新性地提出了以創客教育推動創新人才培養。通過引入3D打印、智能機器人、VR/AR實驗室等嘗試打造學校品牌特色,實現快樂學習、全面發展。

此外,同安積極推動雲平臺的深入應用與協同發展,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務教育教學與管理的水平。通過統一數據建模、統一數據管控、統一數據展示、統一數據服務以及統一標準規範,構建同安區教育"大數據"。2015年,在教育部指導的首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區域應用典範推選活動中,同安區榮獲首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典範區域優秀實踐獎,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區單位,"同安經驗"吸引全國教育同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