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個人一旦成爲羣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爲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書中作者勒龐闡述了羣體以及羣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着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羣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羣體所淹沒,會出現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心理學著作《烏合之衆》經典語錄

文 | 正太叔

有一本研究大衆心理學的著作叫做《烏合之衆》,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沒看過也聽過這本書。因爲此書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了,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

書中作者勒龐闡述了羣體以及羣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着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羣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羣體所淹沒,會出現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不過這本書年代久遠,再加上翻譯的問題,讀起來其實蠻枯燥的,我也沒有能力解讀它,所以我乾脆摘取書中一些經典的語錄出來吧。讀完這些還是對我們有幫助的。

1. 一個國家給年輕人什麼教育,就能知道這個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2. 投資心態的好壞與你與人羣的距離成反比,與市場的人羣保持距離,不要讓行情攪混你本已清澈的交易理念。在人聲嘈雜的投資市場裏,是最應該自守孤獨的地方。永遠記住:風險在人聲鼎沸處,機會在無人問津時。

3. 個人一旦成爲一個羣體的組成部分,他的智力水平便立即出現相當程度的下降。

4. 羣體不會深思熟慮,羣體輕信而易受暗示,羣體中有教養的人和無知的人沒有區別,羣體不允許懷疑和不確定,在感情上總是走極端。

5. 羣衆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爲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爲他們的犧牲品。

6. 羣體只會幹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7. 昨天受羣衆擁戴的英雄一旦失敗,今天就會受到侮辱。當然名望越高,反應就會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羣衆就會把末路英雄視爲自己的同類,爲自己曾向一個已不復存在的權威低頭哈腰而進行報復。

8. 從長遠看,不斷重複的說法會進入我們無意識的自我的深層區域,而我們的行爲動機正是在這裏形成的。

9. 個人一旦融入羣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羣體的思想便會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羣體的行爲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10.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做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這種誘惑。但是在成爲羣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並且會立刻屈從於這種誘惑。

11.個人一旦成爲羣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爲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

12.當個人融入羣體之後,會產生一段莫名的興奮期,既爲自己的歸屬感感到欣喜,也爲那種潮水般洶湧的口號、宏大的儀式與場面所感動。

13. 想讓羣體相信什麼,首先得搞清楚讓他們興奮的感情,並且裝出自己也有這種感情的樣子,然後用一些非常著名的暗示性概念去改變他們的看法。

14. 掌握了影響羣衆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15. 羣體中的個人是沙中之沙,風可以隨意攪動他們。

16. 所以不要輕易地成爲集體的一份子,這樣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爲自己只不過是隨聲附和了一下而已,實際上你已經成了幫兇。

結束語:

看完這本書你就能明白:

爲什麼政府都反對百姓聚衆遊行示威;

文革時期爲何民衆會泯滅良心,失去理智;

中國爲什麼會出現大量的網絡暴民;

爲什麼有些微信羣、QQ羣會被封掉(並不是國家不支持民主);

爲什麼我會建議你們不要加一些亂七八糟的羣;

羣體的躁動、衝動、非理性、煽動性、誤導性、負面情緒……真的太可怕了,大家注意不要受到大衆的蠱惑,要與憤青人羣保持距離、學會自守孤獨。

心理學著作《烏合之衆》經典語錄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