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姜先生是有着27年病史的“糖友”(糖尿病患者),4年前因右足趾破潰,在當地醫院行右下肢小腿中段截肢術,此後一直使用假肢行走。禍不單行,4個月前,他的左下肢足趾也出現了破潰,並逐漸惡化。

左足趾潰瘍情況

姜先生擔心4年前的悲劇重演,連這條健全的腿也保不住了,憂心忡忡來到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賈黎靜主任門診,見面就問:

姜先生

醫生,我只剩一條腿了,還能不能保住?

檢查發現,患者下肢血管條件極差,主要的3條下肢血管均有閉塞,傷口情況日漸惡化,需儘快干預。姜先生及家人希望盡全力保住僅有的左腿,而不是像4年前那樣倉促將右下肢截肢。

面對僅有的“珍貴腿”,內分泌科牽頭,聯合介入科、手顯微外科多學科合作,對姜先生病情全面評估後,擬定治療方案:先行下肢血管腔內治療,在保證下肢血供充分恢復的情況下,及時行外科手術——左足第2、4趾截趾。在多科室通力合作下,患者傷口癒合良好,保肢成功出院。

左足趾癒合情況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

下肢動脈閉塞是一個“敏感詞”

這意味着:

血管內斑塊多了,管腔變狹窄

血流不通暢,血管逐漸堵住

造成嚴重的下肢缺血

患者起初沒有感覺

後來出現間歇性跛行、下肢潰瘍

甚至演變成“爛腳丫”

最終不得不考慮截肢

有效清理斑塊疏通血管成爲治療的關鍵

爲解決這一難題

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在賈黎靜主任帶領下

引入國際上最新一代

外周動脈狹窄/閉塞治療手段

TurboHawk旋切開通術

手術方法:醫生在手術中將帶有合金刀片的導管通過穿刺口推送至血管病變部位,激活碳合金切割刀片,緩慢勻速地推送導管通過病變部位,血管壁上的斑塊就被切割下來,並可沿血管不同方向多次切割。

優勢:相對傳統的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來說,不會造成氣壓傷,避免損傷血管內膜,同時體內不殘留異物。

78歲的張大爺患糖尿病多年,下肢動脈重度狹窄,近幾年感覺雙足麻木、乏力,漸漸地走幾步路就要休息。輾轉多家醫院看診,給出的治療方案有兩種:

1

搭橋手術。這種傳統手術方法技術成熟,但創傷大,容易發生併發症,適用條件有限,如病變廣泛、流出道血管不好的病人不適合搭橋手術。

2

支架植入。出血少、創傷小,但可釋放空間小,血運改善一般,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

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張大爺決定嘗試TurboHawk旋切開通術這種“美顏”版的下肢動脈再通技術。術後張大爺下肢動脈被徹底打通,症狀明顯緩解。

切割下來的斑塊

目前,內分泌科已成功開展20例TurboHawk旋切開通術,與國際接軌,給血管壁“美顏”,使血管再次恢復光滑,爲更多的糖尿病足患者帶來了福音。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項

賈黎靜主任提醒市民,隨着糖尿病羣體逐漸年輕化,很多身爲家中“頂樑柱”的中年人成爲其中一員。中年人的工作、生活壓力比其他年齡段的人羣都大,因此在飲食、用藥、血糖監測等方面反而沒有老年人做得好,所導致的後果往往更爲嚴重,糖尿病足的複發率極高。

01

已出現下肢血管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再次出現的可能性較大。建議出院後每3個月到醫院檢查一次下肢血管情況。

02

做好自我保護工作,避免出現傷口,原潰瘍處於行走高壓區的患者,應根據實際情況定製保護鞋具,並儘可能減少行走。

03

控制好基礎疾病,除了穩定血糖,高血脂、高血脂也是預防的點。

04

每天睡前仔細檢查足部,以免因痛覺等衰退而不能及時發現傷口、異常等,出現問題及時到醫院就診。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如有下肢發涼、麻木、疼痛

間歇性跛行、潰瘍等情況

請及時來內分泌科就醫

科普來源 | 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