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男女主角重複着爬山、逃亡——到達安全屋——接着逃亡的路線,作者用了非常多的筆墨去描寫迪倫肉體上的疲累,對迪倫與崔斯坦的對話卻懶於設想,二人大多數時候不是吵架就是談情說愛,人物心理發展讓人莫名其妙。至少它能吸取人的快樂和靈魂,造成實質性傷害,而荒原惡魔大多數時候甚至跑不過我們的男女主角。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你知道嗎?我們死後都要穿越一片荒原。

這片荒原是你內心的投射,你需要在這片荒原裏翻山越嶺、不斷跋涉,一路躲避惡魔的攻擊和侵襲,才能到達最終家園,獲得靈魂的安寧。

而是否能存活,取決於你逃命的速度。

如果你生前不習慣鍛鍊,那麼很抱歉,你可能走到一半就灰飛煙滅了。

這個設定出自《擺渡人》。

沒錯,就是腰封上寫着“如果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的那本頂級暢銷書。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一、暢銷的騙局

《擺渡人》這本小說有多暢銷呢?

從2015年出版以來,就一直佔據圖書暢銷榜前列。2016年,在噹噹網全年圖書銷售中排到了第4位,2017年,在京東圖書暢銷榜中排名第3。2018年,依然榜上有名。

豆瓣6W多人標爲已讀,很多人都被這本書感動: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擺渡人》的暢銷,和書的宣傳有很大關係,在書的封面上,寫着這樣的宣傳語:

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癒小說

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

在書的封底,還寫着這本書獲得五個文學獎項: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暢銷歐美33個國家

榮獲各類文學獎項

被英國權威報刊推薦

這三點意味着,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經典文學作品。

但是,早有讀者指出,出版商的這種宣傳,是一種騙局。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豆瓣網友長評

首先,這本書真的沒有暢銷33個國家。

打開英國亞馬遜和美國亞馬遜官網,都會發現,這本書的評論寥寥無幾。

在售的版本中,美亞只有15條讀者評論。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美亞官網截圖

在作者自己的國家英國,情況也好不到哪去,英亞上只有48條讀者評論,可想其銷量之慘淡。

暢銷33個國家?不存在的。

這本書只在中國暢銷。

除了銷量,這本書獲得的獎項也令人懷疑。出版商說這本書榮獲:

★布蘭福·博斯獎

★蘇格蘭圖書大獎

★格蘭扁圖書獎

★考文垂靈感圖書獎候補提名

★入圍英國文學社圖書大獎

是不是從未聽聞過這些獎項?不用擔心,因爲大家都一樣。

在網上查詢這幾個獎,第一條消息就是: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造假可能談不上,但欺騙是真的。

《擺渡人》作者在後記裏寫了這本書所獲得獎項:

蘇格蘭最佳青少年文學獎 Scottish Children' s Book Award (獲獎)

卡內基文學獎 Carnegie Medal (提名)

英國文學協會獎 UK Literary Association Book Awards (候選 )

布蘭福博斯獎 Branford Boase Award (候選)

格蘭扁兒童圖書獎 the Grampian Children' s Book Awards (候選)

考文垂靈感圖書獎 Coventry Inspiration Book Awards. (候選)

估計你也看出來了,這本書所獲得的認可都是來自兒童或青少年文學獎,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卡內基文學獎,該獎項1936年設立,頒發給英國的兒童小說或是青少年小說家。獲獎者中較有名氣的是C. S. 路易斯,代表作品是《納尼亞傳奇》。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電影《納尼亞傳奇1:獅子、女巫和魔衣櫥》劇照

但《擺渡人》一書,只是提名,沒有獲獎。

出版商刻意隱瞞了該書其實是青少年小說的事實(此處並沒有歧視兒童和青少年書籍的意思,好的兒童文學極其珍貴),用這些陌生的獎項混淆視聽,讓人以爲這是本很牛逼的文學作品。

至於宣傳裏提到的“蘇格蘭圖書大獎”說的是否是“蘇格蘭最佳青少年文學獎”,“英國文學社圖書大獎”是在說“英國文學協會獎”嗎?

一切只有出版商知道了。

當然,判斷一本書的好壞與銷量、獎項無關,不能因此就否定它。

但是,拋開銷量和獎項的光環,你會發現,這本書本身真的非常非常平庸。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二、一本平均水準的瑪麗蘇言情小說

1、情節和世界觀

讓我們看看本書的故事情節。

標準“單純熱情女主+冷靜成熟(待定)男主”的言情小說設定。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過着普通的高中生活,爲了和十年前離開的父親見面,迪倫逃課上了火車,卻遭遇了一場可怕的事故。她本以爲自己只是受了輕傷,卻不幸地發現,她成了火車上唯一死亡的人。(是的,我們的女主就是這麼慘)

迪倫遇見了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引導她前往最終的家園,保護她不受惡魔的傷害。在這個過程中,二人深深地相愛了。

這份愛如此深刻,以至於當迪倫歷經千難萬險,到達另一個世界後,因爲不願和崔斯坦分開,又偷偷跑回了荒原,尋找崔斯坦。最終,二人回到事故現場,迪倫復活成功,崔斯坦也從擺渡人狀態變身爲人。

這個劇情,emmm,只能說,毫無新意。

當然,俗套的情節只要運用得當,還是能獲得驚豔的效果。

可惜,這本書還有更大的硬傷:背景設定混亂,事件發展毫無邏輯。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

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

一本書就是作者創造的一個世界,而一個世界自有其運行的規律。

荒原中,所有人都是靈魂狀態,但除了不會餓也不會渴以外,與肉身並沒有太多不同。

男女主角重複着爬山、逃亡——到達安全屋——接着逃亡的路線,作者用了非常多的筆墨去描寫迪倫肉體上的疲累,對迪倫與崔斯坦的對話卻懶於設想,二人大多數時候不是吵架就是談情說愛,人物心理發展讓人莫名其妙。

再說說所有靈魂的歸宿,被稱作“家”的地方。

作者對這一處的描寫極度含糊,只知道那是一個社區,有着整潔優雅的單層小樓,還有前庭草坪和花圃,在這裏,你生前不能擁有的東西——比如房子、車子——都應有盡有。至於,靈魂在這裏過着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入這個“家”,作者根本沒有給出說明。

以及關鍵設定:那些盤旋在荒原中的惡魔、陰影,他們抓捕並污染靈魂。

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荒原裏遇見它們嗎?它們是否和我們的負面情緒相關?

很抱歉,這些問題,作者完全沒有解答的興趣。

於是,看到最後,你還是不瞭解這個世界的構成和原理。你只能看到主角們精疲力竭地在荒原上跑來跑去,就這麼跑回了現實世界。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一本設定如此草率,發展如此隨心所欲的書,實在讓我不得不懷疑作者的誠意。

2、人物

說實在的,看完全書,我也沒有感受到男女主的人物特點,他們是什麼性格,有什麼喜好,一概不知,作者似乎沒打算認真塑造這兩個人物。

男主的人物形象只有——外表符合女主審美。

至於女主,在男主看來,她與衆不同。具體表現爲——女主問男主做擺渡人累不累,孤不孤獨,無不無聊。

沒有噓寒問暖,沒有實際行動,全憑一張嘴,還是爲了避免冷場的尬聊。

雖然他倆在荒原上也沒經歷啥磨難,但好歹也算人生重大改變,可兩人的性格絲毫沒有變化。出場時是什麼樣,結尾就是什麼樣。

一本小說,人物出場和退場時一模一樣,索然無味。

電視劇裏的反派人物還讓人恨得牙癢癢呢,比如《知否》裏的林小娘,她一出場就是噩夢,比如《東宮》裏的男主,渣到觀衆血書求bad ending。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但看完《擺渡人》,毫無印象。(攤手)

再說說本書的關鍵反派——惡魔,它們的武器只有兩個:嚎叫和抓撓。

荒原惡魔和攝魂怪乍一看非常相似,仔細一想卻是攝魂怪完勝。至少它能吸取人的快樂和靈魂,造成實質性傷害,而荒原惡魔大多數時候甚至跑不過我們的男女主角。

所以反派存在的意義何在?幫助主角談戀愛嗎?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3、文筆

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暫且不提,中文版的翻譯還是比較流暢的,對於景物的描寫也稱得上優美。

只不過,作者太喜歡描寫主角跋山涉水後身體上的疲憊和荒原的景色,大段大段近乎重複的段落,讓人審美疲勞。

“走啊、走啊、走啊,他們似乎永遠在高地上的泥濘沼澤艱難跋涉。迪倫的雙腿在呻吟,跑鞋也早就溼了。每走一步,鞋子都要咯吱作響。她的喇叭牛仔褲吸飽了水,幾乎快要溼到膝蓋了。每一步都異常艱難。”

“行程過半後,他們腳下的路比剛纔的更加泥濘。迪倫的腳陷在泥漿裏,幾乎已經沒到了膝蓋。她努力想要把腳拔出來,但是無濟於事。她的身子先是後仰再往前傾,還是不起任何作用。她又試了兩次,最後一邊喘着粗氣,一邊不得不認輸了。”

(請注意,這兩段文字分別出現在間隔甚遠兩次逃亡中,是不是沒什麼區別?)

文中多次出現類似:

“一雙碧眼射來熱辣辣的目光”

和:

“一雙碧眼中已然淚水瑩瑩”

的句子。

讓人以爲自己在看穿越瑪麗蘇神劇。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三、復活竟然如此簡單?

其實,這個故事的設定本可以更加驚豔和富有內涵。

對死亡的思考,前有《哈姆雷特》,後有《百年孤獨》《我的名字叫紅》,經典文學作品中對人死後的世界作出了衆多想象和討論。

而在《擺渡人》這本書裏,死亡、人性、救贖,這些本可以深入探索的話題,都變成了男女主角戀情發展的催化劑。

而荒原上衆多靈魂的煎熬與掙扎,他們的愛恨情仇被一筆帶過,只因爲他們和主角的愛情毫無關係。

更別提結局,如果一個人可以如此輕易地復活,且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這是多麼荒謬的事情?

這纔是我對這本書最失望的地方。

雖然《擺渡人》中也有一些讓人覺得溫暖的細節,但從本質來說,這只是一本披着心靈治癒外皮的青春愛情小說。

你可以在衆多美劇和電影中找到相似橋段,比如《暮光之城》: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電影《暮光之城》劇照

比如經典老片《天使之城》: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電影《天使之城》劇照

比如《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擺渡人》:這本書的暢銷是不是一個騙局?

主角一直在路上奔跑

作者很明顯從她看過的衆多影視作品中吸收了靈感,可惜她筆力不足,生生寫成了“低配版”,最終呈現出的效果當然十分尷尬。

這也是很多讀者讀完莫名不適的原因。

總結

很多人會把《擺渡人》和《追風箏的人》《偷影子的人》歸爲同一類小說,但在豆瓣上,《追風箏的人》評分8.9,《偷影子的人》評分7.8,《擺渡人》評分卻只有6.2分。

雖然豆瓣評分只是一個參考,但它同樣也說明很多讀者對這本書評價並不高。

《擺渡人》的尷尬就在於,如果把它當經典文學來看,它明顯缺乏深度;即使放低要求,把它當言情小說看,亦覺索然無味,與那些情節曲折感情美好的言情小說相比,高下立見。

它的暢銷,大多來自於營銷,而不在於它本身的質量。

據說《擺渡人》的版權已被好萊塢收購,而在2018年的採訪中,作者克萊兒表示自己正在寫《擺渡人》的第三部,打算這兩年出版。

對此,測評團只想長嘆一聲:

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