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特点

1.本病在5-10月份的温暖季节发病较多;以2-5月龄的猪发病严重。

2.感染途径通过口或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怀孕母猪通过胎盘感染。

3.蚊、蝇等吸血虫是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二、临床症状

1.弓形虫感染

母猪怀孕期间经胎盘感染胎儿:

①在出生时可能发育不全、死亡或弱仔,有时可能出生后便很快死完

②出生后存活的仔猪也可能出现腹泻、共济失调、震颤、咳嗽等症状 仔猪:10~50kg发病尤为严重,多呈急性,突然不吃料,初期体温﹥42℃维持7~10天。

日龄大的猪发病外观表现:

①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

②流清鼻涕;

③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④少数发生呕吐,便秘,呈粒状粪便,外附黏液,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尿呈橘黄色。

⑤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小点出血。耳朵上形成痂皮,耳尖发生干性坏死。

⑥呼吸困难伴随体温急剧下降死亡。

⑦从急性急性转为慢性,外观症状消失,最后变为僵猪并长期带虫。

2.附红细胞体感染

①母猪怀孕期间经胎盘感染胎儿,易发生流产、死胎。

②产后母猪易发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空怀母猪配不上那个种。

③发病猪初期发烧﹥40℃,发抖、扎堆。

④胸腹和耳后发红,耳尖紫色,严重的猪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走路不稳

⑤贫血和黄疸,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

三、解剖

1.弓形虫感染

①全身淋巴结肿大,有小点坏死灶。

肺水肿,小叶间质增宽

②肺高度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其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

③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粘液和泡沫,有的并发肺炎;

④脾脏肿大,棕红色;

⑤肝脏呈灰红色,散在有小点坏死

⑥肠道重度充血,肠黏膜上常可见到扁豆大小的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2.附红细胞体感染

①心脏割开内有淡红色液体

②心肝脾肺肾脏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摸起来柔软,切开灰白色坏死。

四、治疗

弓形虫感染用磺胺类药物,附红细胞体感染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用量都是根据药品说明书而定。

五、预防措施

①禁止猫和老鼠接近饲养员、猪舍和饲料库房,饲料喂完后扎紧袋口

②春季灭鼠,不用生肉作为猪饲料。及时将病死猪、猫、老鼠等尸体移走。

③僵猪淘汰或者隔离治疗

④夏季灭蚊、驱虫(沉淀池和化粪池投药,栏舍喷药,分娩舍和保育舍每晚熏畜牧专用蚊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