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就启动了建设全球定位系统项目。起初,美

国和俄罗斯发展全球定位系统的目的并不是民用,而是应用于国防。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为应对苏联方面的威胁,巩固自己在全球的军事地位,美国陆海空军联合研制了新

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其主要功能用于情报搜集、核爆 监测和应急通讯等方面。

相比于美国,俄罗斯方面在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就艰难缓慢的多,1993年俄罗斯开

始独立建设本国的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于2007年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的

导航和定位服务。80年代初,前苏联虽然已经在发展全球定位系统,但是受制于苏联解

体的原因,直到上世纪末期才开始重新建设。

2012年12月27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成为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截止到现在,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等

,一起被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供应商”。

该系统将于2018年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

力。与其他三种国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中国在发展北斗导航系统时拥有以下的

优势:

1.安全性能高

在北斗导航以前,我们经常使用的是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使用GPS不仅每年都要向

美国支付高额的服务费,而且定位导航的安全系数也不高。在前几年,媒体就曾经曝出

,美国军方利用GPS监视各国军队获取情报的情况,所以中国使用自己的北斗卫星系统

后就不用受制于人,安全系数将大大提高。

2.定位精度准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卫星、3颗倾

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卫星数目的提高,带来的将是定位精度和服务范围的提高。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由于是中国自主研发运营的,势必会在国内优先。

3.三频信号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采用的是最新的三频信号方案,而美国的GPS采用的二频信号。三

频信号能更好的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提高模糊度的固定

效率,从而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4.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

有源定位是需要用户的接收机自己发射信号来与卫星通讯,无源定位则不需要,北斗定

位二代采用的是无源定位。当用户的上空卫星数量很少时,仍然可以定位。目前,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具备短报文通讯服务,这项功能在全球定位系统当中是一次技术的突

破,美国的GPS只能是单向通讯,而中国的北斗已经实现了双向性的通讯功能,这一功

能在处理重大事件中实用性相当高!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在不断努力下,逐渐趋于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将成为全球定位最广、服务功能最高、定位精度最准的卫星系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