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通財經瞭解到,大喜屋現共運營着13間日式餐廳,按收入算在香港日式餐廳市場中排名第二,佔有7.7%的市場份額。截至2家公司最新財年,大喜屋純利率爲11%,而太興則爲9.8%。

日本流行文化方方面面影響輻射着香港人。從粵語流行樂誕生之初大量借鑑日本流行樂,到香港人日系的穿着打扮無不體現。日本是香港人最常去的旅遊目的地。自然,日料店在香港遍地林立也不出奇。

在香港,除中餐以外,亞洲及西式餐廳可分爲日式、韓式、西式餐廳市場等。其中,2018年日餐便佔據了香港亞洲及西式餐廳市場68.5%的市場份額,成爲最主流的異國料理。

純利率高 資金流動性較差

6月4日,經營日料自助式餐廳的大喜屋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智通財經瞭解到,大喜屋現共運營着13間日式餐廳,按收入算在香港日式餐廳市場中排名第二,佔有7.7%的市場份額。

近日,另一香港餐飲品牌太興集團(06811)即將在港交所上市。比較兩家最新財年的數據來看,太興2018財年收入31.26億港元,實現利潤3.05億港元;大喜屋2019財年收入9.39億港元,實現利潤9220萬港元。太興在盈利規模上比大喜屋大很多。

然而,太興在2018財年擁有門店數量178間,大喜屋19年擁有門店數13間。相比之下,大喜屋的單店盈利水平更高。截至2家公司最新財年,大喜屋純利率爲11%,而太興則爲9.8%。

2017-2019財年間,大喜屋分別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8.46%、17.64%;實現淨利潤同比增幅-20.84%、147.47%。公司成本費用控制水平整體較好,其中最主要的食品及飲料成本佔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近三個財年中,佔比分別爲49.6%、47.1%及44.4%。

除此之外,公司純利率波動較大,2018年下降之後又大幅上升至2019年11%水平。相比之下,公司流動比率較低,於2018年最低達0.5倍,資金流動性較差。

發展速度平穩

與其他自助式餐廳一樣,顧客停留的用餐時間通常爲2-3小時。但與大部分餐廳中顧客自行拿取食物不同,大喜屋採取點單的形式。智通財經認爲,這相對於其他自助餐廳來說是大喜屋的一大優勢,顧客在自助餐廳往往需要多次離座,聚會用餐體驗較差,爲衆人所詬病,而大喜屋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智通財經瞭解到,大喜屋品牌最早成立於2010年,從第一家大喜屋中環店發展至今的13間門店。發展速度不算太快,更不能與太興的擴張速度相比。其中原因之一或與市場規模有關。

2018年,香港中式餐廳市場份額爲52.1%,而日式餐飲在亞洲及西式餐廳市場中的佔比爲68.5%,粗略可估算日式餐飲在18年的市場份額約24.2%。雖其在異國餐飲中的佔比最高,但仍無法與茶餐廳所在的市場份額相比。

截至目前,公司餐廳佔用總許可樓面面積約7176平方米,共有約3657個座位。同時也經營2間工廠以支持餐廳運營,負責食品預加工及儲存。

吾有大患,爲吾有身

雖然發展速度不快,但大喜屋在顧客口中建立了較爲良好的口碑,其成功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因此也成爲公司的主要關注點之一,從而力求提高服務品質、食品質量等。

同時,作爲促成公司成長的主要動力,若未來上市,口碑也將成爲投資者的關注點之一。負面事件的發生對於公司業績將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公司的風險點之一。

例如,近10年的發展期間,大喜屋也曾出現無牌照經營的不合規情況。若未來公司上市,此類事件或將對公司股價造成影響。

除此之外,公司營運易受食材供應、質量或成本波動的影響,盈利能力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能否預測及應對食材供應、質量或成本的波動。然而,公司與供應商一般不會訂立長期合約,因此對於食材價格的控制能力有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