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叔、九色

編 / 貓九

技術支持 / 北京東方黃埔白酒技術研究院

兩天前,我們談過一次關於酒行業過度包裝的問題,當時提到了過度包裝的定義和原因,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說說關於白酒包裝的其他問題。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奢華包裝,是酒民的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上次的文章發出來以後,有朋友給我們留言,說關於奢華包裝,他有自己的看法:

“買的即是包裝又是質量,看酒的用途,如果追求口感,買的質量酒,如果追求面子,買的包裝,用場合不一樣,所以買的不一樣。”

這個觀點有問題麼?沒有。

那這口鍋應該誰來背?酒企。

更多的酒類品牌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包裝創新的重要性,但是卻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怪圈,他們並沒有對消費市場進行充足的調查,也沒有對包裝的創業設計有更多的重視,只是片面的突出了包裝的奢華,奢侈。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包裝材料一再升級,從紙類、塑料到金屬、玻璃,亞克力以及陶瓷、木材、水晶等,酒盒的體積也日漸膨脹,最後開始鑲金嵌玉,讓人忍不住感嘆:好一副妖豔jian貨的樣子,跟市面上的需求完全不一樣呢~

回到前面那個朋友說的點,根據用的場合不同選擇不同的酒這一點上,這個說法很對,但是酒企並沒有給你選擇的機會,他們一視同仁的選擇了升級包裝。爲啥?因爲可以賣的更貴。當酒商將包裝與質量系在一起的時候,消費者就已經落入了酒企的陷阱之中。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我想要喝高質量的酒,但是高質量的酒包裝都很好,包裝成本那麼高,那麼酒貴那麼多一定也是有道理的。”

這正是酒企想要消費者掉進去的陷阱。

用消費影響市場

隨着近年來消費觀念的話,加上現今人們對綠色,低碳的環保意識加強,消費者的酒類消費觀念也越來越理性,對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白酒的市場也在隨之受到消費者的需求影響,很多酒企開始對生產工藝開始創新,同時酒類包裝設計也開始受到影響。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根據《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的國家標準,包裝空隙率不得超過55%,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

在酒水類消費日漸迴歸理性的時候,酒類分級開始逐漸的明顯起來,高端酒水在近三年的時間逐步調價,這個價格趨勢是在往上走;而中低端,大衆化的酒水品牌漸漸開始將奢華的包裝轉化爲設計感更強的包裝,甚至,開始有了去包裝化的趨勢。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這個趨勢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近幾年光瓶酒越發盛行,各大知名酒企也紛紛推出了自家品牌旗下的光瓶酒。而光瓶酒的價格也由初始的幾元錢提升到幾十元。這正是大衆酒水理性消費的結果。

另一方面,很多酒企開始拋棄奢華的包裝方式,開始在包裝設計上下功夫,邀請設計大師加入自己團隊,出現很多設計感很強,卻沒有使用高等級材料的酒類包裝。比如18年中推出的“三人炫”,國美酒業的“酒窖”“酒莊”,都是極具設計感的新品。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在這種趨勢下,開篇提到的那個朋友所說的,購買不同場合下使用的不同的酒,應該很有可能達成的希望。

“放棄奢華的包裝,希望消費者能夠注重酒的質量,給更多中低端,大衆化的酒水品牌發展的空間。”

這是消費者和中低端酒類品牌共同的希望與發展道路。

在“檔次”和“品種”之間該如何選擇?

有人說,白酒喝檔次,洋酒喝品位。同樣是酒,爲什麼會這樣差異性的被看待呢?

檔次和品位之間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檔次就是面子,要氣派,所以需要一個夠大夠漂亮的盒子裝點;品位則是個性,有自己的選擇標準,沒有那麼多外在因素的印象。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當我們追逐着外包裝的光鮮,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外包裝的價值的時候,是不是忽略了白酒本身的魅力?這酒我是真的喜歡麼?它和另一款光瓶酒在味道上有什麼區別?到底哪一種是我更喜歡的?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當然,在現在消費觀念,文化理念,以及更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下,酒民們越來越開始注意酒本身,包裝不再是影響選擇的第一因素,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品牌,就能體會到想要的那種消費品位(江小白就是案例之一,姑且不說酒本身如何,江小白在年輕人市場上佔據的比例也是值得深思)。

白酒的奢華包裝,是酒民需求還是酒企的陷阱?

對消費者而言,只有當大家能夠冷靜的看待白酒,冷靜的對待包裝,我們才能正確的被市場引導,影響市場。當酒類被過度包裝的時候,白酒市場價格虛高的情況下,我們真的能買到價格和質量我們都滿意的酒麼?

“檔次和品位,我應該選擇哪一種?我買酒到底是爲了什麼?”

大概我們都需要問一問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