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出去走走看看叫旅,遊聽起來就讓人想到在水中輕輕滑過,輕、快、沒有痕跡。也確實是這樣,早期跟團遊遊客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看世界用的是相機,和目的地基本沒啥深度接觸;隨着老百姓兜裏有錢了,也不急着證明自己到過哪裏了,開始用自己的眼睛看風景,從“遊”往“行”過渡,開始與目的地發生互動交流,自助遊流行起來,深度擴展對於世界的見識;而現在見世面開眼界變得容易,向外走到一定程度,人們開始反過來向內走、向內看,在路途中發現自己人生的新意義——在路上的人已經不滿於外在的風景、路上的喫喝住,他們渴望有心靈層面的體驗與互動,希望藉由旅行賦予自己生活的意義,探索生活的方向。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大背景出現了黑眼睛這樣的人文旅行服務商。

黑眼睛創立於2012年中,一年時間已服務超過2000人次。創始人是三個復旦畢業的愛旅遊愛交友的後青春期爺們兒,迷戀山野,喜歡話劇、歌謠、攝影,以觀察的視角、追尋的態度到處晃悠,直面疑惑,死磕到底,堅持認真體驗生活。既然我們三個能湊到一起,爲什麼不聚集起其他認真生活和思索的人們,仔細看看這個世界,然後想想究竟該怎樣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呢?就是這樣,三個創始人整了個主題性人文旅行組織,提供人文旅行的完善服務,傳播人文旅行全新理念,打造人文旅行綜合型團隊,讓大家帶着人文精神去旅行。

黑眼睛的主題人文旅遊,對於我來說一點不陌生,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分別就全球美食、服務業考察、國際職業教育、自然資源保護等主題發起過多個主題旅行團,參與者很多都來自網絡招募的參與者,體驗以後都感到非常有感覺,慢慢地也形成了很好的旅遊圈。所以雖然有人覺得這樣的模式看起來有點不容易規模化,但對於我來說仍然很有認同感,當然我也很相信,只要有對於旅遊本身的熱愛與鑽研,模式本身的進化與發展也不是個大問題。

今日感慨:張開黑眼睛看世界

昨日場景:日本,中日媒體對話,日本箱根吹製造玻璃杯

本週袁氏推薦小菜:百汁千張

將生薑片、蔥末、蒜末加薄荷葉少許,用石臼搗成汁。千張六張,切成小條,起橄欖油鍋,先快炒千張條三分鐘,加食鹽酌量,半分後加入佐料汁,再炒半分後起鍋可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