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司馬炎(236-290),字安世,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晉朝的開國君主,諡號武皇帝。公元265年至290年在位。曹魏末年,朝中政權相繼由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所拄制。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承司馬昭的晉王之位,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他自己當了皇帝,改國號爲大晉,建都洛陽。公元279年,他開始討伐吳國,公元280年滅吳,統一了全國,結束了漢末以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司馬炎在位的太康年間,大力發展經濟。社會出現了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可惜好景不長,在司馬炎死後僅僅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316年,西晉最後一個皇帝晉愍帝司馬鄴被匈奴人擒殺了。西晉正式宜告滅亡。我們不禁疑竇叢生,如此強大的西晉王朝怎麼這麼快就分崩瓦解了呢?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西晉的迅速滅亡呢?這還要從晉武帝所選定的繼承人說起。

 

晉武帝離奇傳位懸案!傻子當皇帝?

  晉武帝離奇傳位懸案!傻子當皇帝?

  司馬炎將國家社櫻交給了一個傻兒子來繼承,西晉王朝內憂外患、昏暗動盪,在短時間內走向了衰落。司馬炎登基的第二年,立妻子楊豔爲皇后,一年之後,立九歲的司馬衷爲太子。司馬衷原有一個兄長,名叫司馬軌,可惜很早就天折了。就這樣,司馬衷順理成章地成了皇位繼承人。在他被立爲太子時期。史書上役有任何有爭議性的記載。大慨是因爲司馬衷年幼,也沒有過多地和朝中大臣有所接觸,所以朝中大臣們並沒有注意到他智商有問題。隨着時間推移,朝野上下皆知司馬衷其實是一個弱智之人。

 

  有一次,司馬衷在御花園聽聞蛤蟆叫,便問身邊的隨從,蛤蟆叫是爲了官家叫,還是爲了私家叫。司馬衷從小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他的老師就是當時的名臣李意,所以纔會提出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儘管他的腦子愚鈍,但對於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他還是非常在意。隨從們也不敢隨意回答,只是告訴司馬衷,如果是在官地裏叫那就是爲官,如果在私地裏叫那就是爲私。

 

  既然司馬衷如此癡愚,司馬炎爲什麼還要傳位給他呢?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司馬衷有個聰慧的兒子。

 

  有一次宮中失火,司馬炎站到樓上觀看,忽然感覺有人在拉他的衣服。低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孫子司馬通。司馬炎就很奇怪地問他爲什麼拉自己的衣服。年僅五歲的司馬通機警地回答說:“夜間發生突然事故,皇爺爺應該小心點,趕緊回屋,以免讓火光照見您。”司馬炎聽後既驚又喜,沒想到司馬通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見識。雖然兒子呆傻可是孫子卻聰明機警,江山社樓後繼有人。或許正是因爲司馬通異常聰慧,才使得司馬炎下決心把皇位傳給司馬衷的。然而,司馬炎的心裏還是有一些不安。於是他在臨終之前替司馬衷挑選了兩個顧命大臣。除此之外,司馬炎認爲有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作屏障,江山就可以穩固,結呆事與願違,還是埋下了禍根。

 

  公元290年,司馬炎病逝,終年55歲,葬於峻陽阮,廟號世祖,被諡爲武帝。司馬炎駕崩當日,時年32歲的司馬衷就登基爲帝,史稱晉惠帝。做了皇帝以後,司馬衷還是和從前一樣,整日喫喝玩樂,把國家的治理大權交由他人。司馬衷役有抬理天下的見識和才能,於是皇后賈南風就獨攬朝中大權。爲了爭權奪利,賈南風拉攏各地親王,極力打擊她的政敵一一皇太后楊氏的孃家勢力。結果造成天下大亂,征戰不斷,最終釀成了持續十六年(291--307)的“八王之亂”。給天下百姓帶去了無盡的苦難。

 

  “八王之亂”平息之後,司馬衷回到洛陽的宮中,可此時朝中的大權己經掌握在東海王司馬越的手裏了。公元306年,司馬越覺得司馬衷這個傀儡皇帝己經毫無用處,就暗中派人在食物中下毒,送往顯陽宮給司馬衷。司馬衷喫後中毒身亡,結束了他極其悲慘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