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端午節

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感謝屈原

感謝他爲我們贏得了3天假期

以及一種叫糉子的美食

……

啊喂

端午節可不只是放假、喫糉子

端午文化源遠流長

習俗豐富多樣

有很多我們要學習和繼承的

這個端午小長假

咱安徽人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

……

習俗篇

龍舟

劃龍船是端午節中的傳統民俗。在安徽省內的宣城涇縣桃花潭、蕪湖青弋江等凡有江河湖泊之處,各地龍舟競賽,觀者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充滿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龍舟競渡

插艾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要在門首屋檐插上艾和菖蒲,還會製做“香包”給小孩子們戴上。香包裏的艾葉、白芷和其他香草藥一起散發出好聞的味道,大概就是“端午的味道”了吧~

插艾懸蒲

端午節必喫糉子~但是到底糉子是喫鹹的還是甜的?巢湖人愛喫糯米糉子蘸白糖;蚌埠人愛喫蜜棗糉子甜滋滋。桐城人要喫鹹肉糉子……

喫糉子

這後面的呢

就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啦

比如這些

安慶懷寧一帶還喫“端午粑”。這種端午粑用精麪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經過發酵後蒸熟,甜美清香,別有風味。

端午粑

鍾馗

“跳鍾馗”是儺戲的一種,現爲省級非遺項目。安徽歙縣、池州等地都有這樣的活動。

跳鍾馗

杏桃

六安舒城一帶,有諺語說:“端午喫個杏,到老不害病;端午喫個桃,到老不用愁”。

喫水果

花線

淮北一帶,端午節那天,母親用各色絲線合成彩繩,系在小孩手腕、腳腕和脖子上,叫“縛花線”。

縛花線

出遊篇

你知道在安徽

三天的假期應該去哪裏玩嗎

小編推薦這十大安徽古村鎮景點

請收好

查濟古村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中華寫生第一村。查濟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距涇縣縣城60公里。查濟古村現存古建築從元至清,且門類衆多,有村門、寶塔、牌坊、廟宇、社壇、祠堂、古橋、民居、古井、惜紙爐等,如同一座古建博物館。這裏是曾有108座廟宇、108座祠堂、108座橋樑的神奇村落,現尚有古代建築140餘處。其中橋樑40餘座,祠堂30座,廟宇4座。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雖大半殘破,卻依舊是保存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古民居羣。

黟縣宏村古村落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中國畫裏宏村,桃花源里人家。宏村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的黃山腳下,是一座擁有大量明清時期歷史建築的古村落。村中構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頗具特色的“牛”形佈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宏村素有“畫裏之鄉”之美譽,依山傍水,既有水的靈性,又有山的幽趣,是典型的徽派建築藝術之標本。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閒庭信步其間,悠然之情濃烈得讓人心醉。

黟縣西遞古村落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大唐後裔古村落,世界文化遺產地。黟縣西遞古村落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整個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建築,被譽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西遞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高大奇偉的馬頭牆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飛揚的韻致。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傢俱,都無聲地展示着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

績溪縣龍川村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安徽績溪縣龍川村是位於皖南績溪縣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有1600餘年的歷史,傳至“錦”字輩已有48世。這裏有千迴百轉的古廊橋,有歷經千年的古祠堂,有一門三尚書的古牌坊,有千嬌百媚的水街、有三江匯流的園林水口。衆多徽文化遺存在這徽風古韻裏、意境田園中得到有序傳承。龍川村自古文風昌盛、人才薈萃,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

肥西縣三河古鎮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春秋古鎮、皖中水鄉。位於安徽肥西的三河古鎮,具有2500多年的歷史,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匯而得名。幾千年的歷史積澱,讓這裏成爲人文薈萃、景色優美的旅遊勝地。三河古鎮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遐邇,是鑲嵌在巢湖岸邊的一顆明珠。潔白的馬頭牆令人遐想徽派建築的神奇,黝黑的屋脊瓦參差錯落有致;檐牙高啄依勢而立,茶樓酒肆星羅棋佈;亭臺樓閣傍水,小橋掩映其間,河水清澈透明晶瑩如鏡,雲落水底歷歷在目;水中游魚相戲,岸邊垂柳依依。

徽州區唐模村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唐朝模範村”。唐模村始建於唐,培育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上因經濟活躍、民風純樸,而被譽爲“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的文明古村。唐模位於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境內,毗鄰歙縣棠越牌坊羣。檀乾溪穿村而過,全村夾岸而居,村內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及“一村三翰林”之譽而聞名。素有“中國田園詩畫鄉村”之美譽,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旅遊業態多元。

徽州區呈坎村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佈局,陽爲呈,陰爲坎,唐末易名“呈坎”。這座有1800多年曆史的村落,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築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羅東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築羣”先後被國務院確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遊呈坎一生無坎”,呈坎有着千百年來傳承不變的傳奇過坎文化,在很多人眼中,呈坎成了一方聖地。

渦陽縣義門鎮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著名的“民舞之鄉”。義門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西部,這裏是漢代孝子韓伯俞故里,唐代爲“真源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渦陽建縣時,將“儀”改爲“義”。原鎮上寺廟林立,至今仍有清真寺、玉皇廟等宮觀寺廟。農曆四月初八的香火會、十月初一的騰龍會,正月初八的孝道會,獨具風格的民間舞蹈如鬼會、高蹺、花鼓燈、棒鼓舞、腰鼓隊、獅子舞、大頭和尚戲柳翠等,共同構成了義門古鎮特有的風情,也成就了義門人的自信與驕傲。

天長市龍崗村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皖東“千秋古鎮”。龍崗古鎮位於天長市東北美麗的高郵湖畔,爲皖東“千秋古鎮”,擁有千年歷史,素有“富龍崗”之譽。龍崗現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特色旅遊鎮(村)。鎮內明清古民居特色鮮明,保存完好。雕樑斗拱,排山隔扇,浮樑浮柱可謂衣衫古典;古街幽巷,秀樹參天,長條石板尤見容顏滄桑。行進在阡陌交錯的古街道上,徜徉於明磚清瓦的庭院深巷之中,渾然不覺已融入歷史,心靈的純淨和淡然不期而至。

濉溪縣臨渙鎮

端午節 安徽人的N種打開方式

“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臨渙古稱銍城、名起渙水、威震淮海,有着千年的歷史厚蘊和多年獨具特色的茶文化。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文昌宮坐落於城中。古鎮臨渙歷史悠久,商業繁榮,古建築遺產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春夏之際,城牆上林木蔥鬱,逶迤數里,成爲臨渙一道亮麗的風景。臨渙也是江淮地區聞名遐邇的茶鎮,人們生活在慢節奏中,小鎮沿街佈滿茶館,茶館裏坐滿品茶的清客,一杆旱菸、一壺棒棒茶,悠然自得。

安全篇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大家

購買糉子要注意

一、選購首重“安全”。

要在有證照的經營場所購買預包裝糉子。購買時要看清外包裝上的標籤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劑、SC標識等是否齊全;真空包裝的,要查看是否漏氣漲袋;不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預包裝糉子,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棕葉過於翠綠的棕子。購買時還應注意保存相關憑證。這其中包括網購,《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要持照經營,在進行實名登記、明確責任、審查許可證之後方可售賣。網絡食品經營也必須"持證上崗"。

二、購買貯存要“科學”。

不論是真空包裝類、速凍類糉子或者是新鮮的手工糉子,不要購買過多。要嚴格依照標籤標示方式保存和加工食用,生熟糉子要分開貯存。尤其是一些手工糉子和自己製作的糉子,最好是現喫現買或現包現喫,避免糉子放置過久變質。冷藏或冷凍儲藏的糉子,在食用之前應徹底熱透,喫剩的糉子不應重複加熱超過1次,不要食用餡料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糉子。網購時一定要注意是否需要冷鏈運輸和相關運輸時間,防止二次污染。

三、食用要“適量”。

糉子好喫,但是不易消化。生糉子是要小火慢慢熬了之後才能真正的熟。喫糉子要充分加熱,但最好不要反覆加熱,一次食用不能太快或太多,不要喫儲存已久的糉子、有心血管、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人應謹慎食用。

科普篇

一、屈原姓羋

屈原,羋姓屈氏,與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爲羋姓熊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屈原的“屈”字並不是他的姓,是和姓相關的另一個稱呼一氏。 屈本是地名,據說在今湖北秭歸一帶。春秋時期,楚武王封王子瑕於屈,其子孫遂以屈爲氏,屈原就是屈瑕的後代。

屈原那個年代包括之後應該糖還是很少,甚至不知道有沒有專門的糖。

關於糉子製作的最早記載出現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其中對糉有註釋:“俗, 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責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黏黍。 ”

文中透露了幾個重要的消息:煮糉子要用純濃的灰汁,灰汁就是指草木灰浸泡過濾後所得之汁。糉的用料,起初是用黍米,沒有餡心。所以,古代的糉子應該是黍米灰汁白糉,味道應該是灰汁的微苦!

甜和鹹的分別是很久之後纔有。總之,屈原之後那個年代生產力和物質水平不足以支撐糉子分甜、鹹。

端午節雖然是中國的,但其它國家也有“端午”,以下哪個國家端午不喫糉子?

韓國江陵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構成,與中國人喫糉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韓國人不喫糉子,而是製作散發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糕。

東南亞國家越南,因爲地緣與歷史的關係,中華曆法曾經是其國家的歷法,越南同樣有完整的傳統節日體系,春節、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節俗與中國內地大同小異。

日本人也有端午節喫糉子的習俗。不過日本人的端午節是在公曆的5月5日。日本人的糉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米粉做成的,形狀是長圓形的,上面纏以蘭草,是節日贈送親友的禮品。

來源:中安在線(部分素材綜合人民日報、安徽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