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鵬飛手機報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中國的科技。

最近,網上流傳了一個比較火的視頻。內容是北大某院長,在學生畢業典禮上的一個演講。這個研究經濟的教授,大談科學與科學史,結論是中國人不行。

這位滿臉莊嚴的姓張名維迎的教授,斬釘截鐵地對一羣學經濟的北大畢業生說,中國自明代以來500年(包括新中國這些年在內)重大科技創新等於零,對人類發展的貢獻等於零。

他引用外國人的研究成果,說明我們人口龐大,沒有自由,沒有思想,沒有創新力,沒有貢獻,享受人家的成果,還嘲笑人家。

我認爲,張維迎勤于思考,勇於批評的精神可嘉。可惜的是,他的立論、推理、結論都是錯的。而且以這樣的謬誤,摧毀精英學生的民族自信,是不妥當的。

在這個演講中,他犯了一系列常識性的錯誤,且容我一一道來。

第一、思想和言論自由,並不是科學發明的直接原因。

張維迎可能沒有注意到,他所誇耀的西方自由歷史並不太長,不過兩三百年。而西方科學的歷史則久遠得多。

在漫長的科學發明道路上,西方的發明者處在毫無政治、宗教、哲學思想自由的時代,比明代以後的中國好不了哪裏去,更不要說跟今天的中國比。

例如布魯諾就因爲支持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判決用火燒死;

達爾文的猴子變人說,遭到長時間的嘲笑、挖苦、攻擊,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十分狂怒。他們羣起攻之,誣衊達爾文的學說褻瀆聖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

伽利略因爲自己的科學著作被判終生監禁,死後八百年教廷纔給他平反。

你們看,思想的極度不自由,並沒有阻止一些偉大的,劃時代的發明橫空出世。張教授並不懂,政治思想自由和個人思想自由有很大區別,他對科學發展歷史十分無知。

他將政治思想自由與科技發明踊躍簡單劃等號,是十分愚蠢的。

張教授比較讚美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和宋代這兩個他所謂比較思想自由的時期,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張教授認爲的對人類進步有重大影響的發明,有異常增多跡象。

第二、科學發明,不是衡量一個文明一個民族的唯一標準。

張教授不懂,其實現在地球上人類的各種文明,他崇尚的西方文明,還有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甚至大洋洲和非洲的一些土著文明等等,在人類進化等級上,在萬年的尺度上,屬於同等級的文明,並沒有文明意義上的高下之分。

不同的文明各有其長,有類別和特性的不同。西方文明由於希臘文明求真哲學的滋養,在科學上更具有系統思維傳統,由此培養了衆多科學的巨匠,催生了衆多發明。

但中華文明更注重倫理人文的傳統,使其在倫理、詩詞、繪畫、書法、戲曲、圍棋、技藝、手工、建築、農事、曆法、中醫、武術方面有獨特創造。

張教授可能並不一定知曉,在他看來應該屬於思想不自由的和落後的伊斯蘭文明,在8-13世紀之間的500年,世界的科學家、工程師曾經羣星燦爛。

伊斯蘭文明當時在農業、經濟、工業、法律、航海、哲學、科學、科技各方面的發展,處於鼎盛時期,直接及間接地影響到各個大陸上的社會。

上述的說明告訴我們,觀察一個文明的興衰起伏,往往要在千年的尺度來考察。在歷史的漫長河流中,不同的文明是此起彼伏的,它們會互相學習,互相交融。

我們不能簡單以西方人圈定的那些發明爲標準,來衡量一個文明或者民族的優劣。首先這不科學,其次這有偏見。

儘管科學在過去這兩個世紀證明了它的威力,但是也不能就以科學發明的多寡論文明優劣。這就好像在一所學校,我們衡量一個學生的優劣,不能用一兩門主課的成績作爲評價依據。

西方近幾百年的科學成績是不錯,但西方對異族的殺戮、掠奪、盜竊、霸權,說明他們的文明在道德、仁愛等方面,不如中華文明。

第三、科學發明的多寡,當然也不是人數的簡單比較。

張教授引用西人的某個公式(這只是一個人的假說,一個數據統計的模型,不是一般規律)說,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城市,其發明和它的人口數不是正比例關係,而是一又五分之四的冪指數關係。

即便如此,他照搬這個公式的時候,也忽略了同樣文明、同等科技等前提因素,直接就說中國與美日總人口比,換算出發明比,驚歎中國落後。

第四、早期科學發明的意義,在於文化與心理的價值。

張教授不願說中華民族一句好話,爲了證明明代到今天發明爲零,是制度問題,他不得不舉證中華民族明代以前重要發明占人類發明的17%。

但是爲了說明中華民族貢獻不大,轉眼又說,這些古代發明意義不大,因爲都是孤立出現的,對世界各地的發展並無實際推動意義。

張教授的無知,是一個經濟學家的無知。他認爲,一項發明如果沒有迅速市場化、應用化,就不算貢獻大。

他完全不懂人類要登頂珠峯,以及多各項文體比賽冠軍的精神意義。人類早期包括中國的那些發明,它們的貢獻,還包括文明進步的、歷史文化的、民族心理的巨大意義,

這一點,一個經濟學家是很難理解的。

比如祖沖之的發明圓周率,比如中國人的發明勾股定理,其實外國人也都孤立地重新發現了,但是誰更早,就更能衡量一個文明當時的發展程度。

所以勾股定理外國人堅持叫畢達哥拉斯定理,你看,外國人也很在乎這些早期發明的民族自尊的心理價值。

在石器時代,從砍砸器到研磨器,一個動作的創新,可能需要幾十萬年。但我們說,它的意義,一點也不亞於算盤變成電腦的意義。

我相信,張維迎理解不了這樣的微小進步在人類文明中不可估量的意義。所以當張維迎撇着嘴認爲老祖宗的發明量較高但無大用時,我也撇了撇嘴,在這個方面,我認爲他是個外行。

第五、明清民國三朝,也有不少科學發明,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標準來衡量。

張教授並不知道,明朝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在造船、天文、醫學、數學、化學及農學等方面,均對世界產生莫大貢獻,並不是他胡說的交白卷。

明朝建造的船,最大的長約147米,闊約60米,能容納1000名船員,有9個桅杆。相比數十年後,哥倫布的船長30米,4個桅杆,可見明初造船科技的先進程度。

中晚明科學著作尤其衆多,很多都是當時世界級的水平,倒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啓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

宋應星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作出了合乎現代科學的解釋,孫雲球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並著《鏡史》。各種新式火器大量湧現。西方的佛郎機火炮迅速在中國使用。

清代的科技確實大大落後了。這倒不是因爲思想不自由,而是因爲清朝的歷代統治者愚昧落後,不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但就是這個時期也沒有交白卷。

詹天佑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他創造性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準軌、鄭氏自動掛鉤等都出自詹天佑的提議。這都是當時世界先進的創新成績。

後來還有中國的工程師們建成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錢塘江大橋,地質科學家在廬山等地找到第四紀冰川遺蹟,竺可楨關於中國雨量和颱風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國際氣象學界的重視等。

如果張維迎實事求是,就應該承認,是帝國主義的奴役、干涉、侵略、阻擾、封鎖,延緩和阻斷了中華民族近代整體追趕世界科技的步伐。

不是什麼思想不自由,也不是什麼靈魂不自由,更不是因爲缺少什麼張教授想要的絕對言論自由。張教授要自由當飯喫,我不反對,但是犯不着胡扯歪說,把中國科技捆綁來當下飯菜。

第六、建國後也有不少科技成果,在世界處於領先水平。

建國後,由於國家領導人具有極強的發展科技意識,有眼光、有志氣、有政策、有機構、有人才,有隊伍,創造了不少科技的奇蹟。

比如獨特的氫彈技術,牛胰島素合成、屠呦呦的青蒿素,袁隆平的雜交稻等等,都是世界級成就,是這個時代科技飛速進步的縮影。

按照張維迎所說,這應該是不夠自由的專政時代,可是恰恰這是中國科技發展全面奠基的時期,也有不少世界水平的發明。

其中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張維迎可能不懂,那是絕對影響人類的成果,它是人類第一次合成有機物蛋白質,十分了不起,是一項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金的成果。

不過是帝國主義當時不會頒這個獎而已。

袁隆平的雜交稻,多養活了上億人;屠呦呦的成果,已經挽救了幾百萬生命,我不知道用張維迎的觀點,這算不算影響人類的重大發明,連西方人都願意授予她諾貝爾獎,說明這成績可以永載史冊了吧。

所有這一切,在張維迎眼裏,統統歸零。你們可以看看這位北大教授武斷到什麼程度了。

第七、我們說幾十年走幾百年的路,並沒有嘲笑科技先行者的意思。

張維迎說,牛頓三十年發現萬有引力,我三年學會這些,這叫三年走完了牛頓三十年走過的路,可笑嗎?其實這一點也不可笑。

幾個世紀以前最頂尖數學家的研究成果,也就是現在中學數學課本一頁的內容。今天的科學技術知識,就是無數前人研究的提煉、濃縮和簡化。

張維迎在偷換概念。我們說幾十年走過西方几百年發展道路,是說我們的政治制度,便於作爲落後的中國迅速趕超世界先進國家。

我們這樣說,恰恰是知道自己落後,恰恰是希望快速趕上,恰恰是對先進國家的肯定,而且一點沒有洋洋自得,鄙視人家的意思。僅僅是說,我們的制度在追趕方面顯示了巨大優越性。

第八、科學技術研究需要的思想自由,今天的中國已經非常充分。

我承認,思想自由是科技發展的一個有利因素。但我認爲,知識分子尤其是人文科學的知識分子,少搞一些不懂裝懂,反而有利於國家快速發展。

科技工作者個人的創新思想自由,學術研究思想自由,是科技發展與進步的問題的關鍵。中國近年科技的高速發展,已經證明,這個思想的自由是充分的。

政治思想的自由,對科學家而言,不是必要條件,從來就不是啊,張教授。

第九、政治思想強調統一的時期,中國恰恰創造了科技的奇蹟。

張教授啊,我給你說這兩天內得到的一個消息,又要打你的那張貌似高深的臉了。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中國正在改變世界科技的格局。

總部設在弗吉利亞的國家科學基金會說,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的數量達42.6萬篇,首度超過美國的40.9萬篇。

近年來,中國的發明專利,已經緊追美國位列世界第二,而中國的科技研發投入佔世界總額的21%,僅次於美國的26%。中國的研發投入年增長15%,美國是5%。

這意味着,要不了幾年,中國將在科技方面成爲世界的領頭羊。美國人哀嘆,中國將成爲下一個科技超級大國,我們不能指望還有別的結果。

面對這樣的局面,面對近兩個世紀來,中國實現了科技的全面本土化,全面融入本土文化,並且實現了總體創新,整體躍進。

中國已經在量子通信、雷達技術、空間技術、天文觀測、深海下潛,原子破冰,極地考察、新型材料,核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高速計算、船舶製造、基礎建設等領域實現井噴式發展。

經濟學家張維迎居然敢將這些全部抹掉歸零,一個學者,竟然能不顧事實到這樣的程度,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

我承認,思想的自由,在中國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是,今天的中國,在個人科技創新的思想自由,科技發展的思想自由,早已經完全具備,我們早已經跨越了在科學技術領域分什麼紅與白的時代。

加上國家高度重視,政策法規逐漸配套,資金投入逐漸增大,科技人員(總體上說,遠遠好於由於我國人文學科的人員)的刻苦努力,中國科技已經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了。

我們的科技與美國和西方大國還有一些差距,但中國已經進入第一方陣了。無知的張維迎居然敢在中國最著名的學府,在大庭廣衆之下,把中國的輝煌科技成就說成鴨蛋。

張維迎先生如果還有一點自知自明,我建議他,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在一些莊重場合,不要就政治學,科技學等領域的問題高談闊論,我懇請他,閉上誤導公衆、誤人子弟的嘴。

各位北大學生,請你們注意一個重要事實,正是在共產黨領導下,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爲了世界第一的工業製造大國;一個科技落後的中國,正在變成名列第二的世界超級科技大國。

請你們抬起頭來,看看天上,全世界都在讚歎,人類的登月車第一次登上了月球背面;中國的全球導航系統,全球物聯網系統都已經上天,要不了多久,浩瀚太空就只有中國的太空艙在優美運行了……

中國人,是張教授說得那麼差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 全文完 -

我們建羣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