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脱贫路”带来百业兴

村道施工

新蔡县:“脱贫路”带来百业兴

平坦整洁的村道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宋超喜文图

阅读提示:一场夏雨刚过,记者驱车行驶在新蔡县乡村公路上,目光所及之处,一条条通村水泥路美观平整,一棵棵绿树生机盎然,一片片麦田丰收在望,构成一幅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画卷。

决战脱贫,交通先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蔡县高度重视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修筑了一条条“脱贫路”、“民心路”,让村路通起来,让乡村富起来。

用心铺筑“民心路”

新蔡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制约经济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该县提出了村道建设“大规划、高标准、严质量、快进度、保资金、重追责”的工作思路,突出路通带动,聚力村道建设,用心铺筑一条条“民心路”。

在村道建设过程中,新蔡县明确了村道建设任务、时间节点、质量控制、资金保障等措施,强力推进村道建设进度,切实提升道路通行质量。县委书记王兆军、县长申保卫不定期带队,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及乡(镇)主要领导对村道建设进行观摩评比、现场打分,先进的介绍经验,落后的表态发言。坚持挂图作战,制定村道建设工作台账,要求施工企业明确时间节点,每天有任务、每周有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村道建设任务。严格督导,向全县每个乡(镇)派出督导组,对村道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全程跟踪督导,使得村道建设扎实推进。

“2017年,新蔡县精准把脉,精准发力,共修建农村公路1151公里,基本实现了通自然庄,通村民组。”新蔡县交运局局长常军华告诉记者,“村道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让一个个村庄通了路,而且通了民心、顺了民意,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加速运动,并且拉近了城乡距离,为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更好的交通保障,使得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上升。”

“脱贫路”带来百业兴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后,俺买了一辆运输车拉沙子、石子,一年可净赚6万多元!”说起村道建设带来的好处,新蔡县龙口镇前周庄村民周全好一脸喜悦。

前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卫锋也深有感触:“水泥路铺进前周庄,打通村组之间的断头路,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为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我们村不少群众购置了运输车,靠做运输生意走上了致富之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车辆进不来,蔬菜销售难”曾是宋岗乡蔬菜种植专业村沈寨菜农嘴上的顺口溜儿。如今,村民们把这句顺口溜儿改成了“路通车通民心通,村道筑起致富路”。利用水泥路贯穿全村的便利条件,沈寨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全村已发展蔬菜大棚400多座,成为新蔡县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基地。借助村道建设,当地蔬菜外运加快,批量大增,各种蔬菜不仅直供当地超市,还俏销周边省、市。

公路通到哪里,产业就覆盖到哪里。李桥回族镇石庄村村民石华周在外创业有成,去年春季,他返乡流转土地4000多亩,创办了麦芽香农业生态园,发展休闲农业种植、养殖、观光旅游,吸纳100多户贫困户到生态园就业,产业带动90多户贫困户脱贫。

李桥回族镇党委书记张皓磊告诉记者:“修一条道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依托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把李桥镇打造成特色小镇,把狮子口村打造成美丽乡村。”

“脱贫路”带来百业兴,为乡村振兴带来生机与活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新蔡县精准发力,扶到点上,把193栋扶贫车间建到村头路旁,招引了一批户外藤编、玩具、服装、汽车坐垫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吸纳就近就业39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355人,让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