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一部电影《祈祷落幕时》#别问我为什么现在才说,这不是刚看到资源嘛#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看海报——东野圭吾+阿部宽+松岛菜菜子+小日向文世。

这样的配置就已经值得一看了。

阿部宽饰演加贺恭一郎,是东野圭吾系列推理小说中的警官男主角。

他擅长从细微处观察,从蛛丝马迹中寻觅线索,一层层拨开迷雾,还原故事真相。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阿部宽从《新参者》、《红手指》、《麒麟之翼》到这部《祈祷落幕时》,已将这位目光犀利、性格沉稳的刑警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得不说,阿部宽的大眼真的有神又有戏啊!这样的帅大叔,爱了!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松岛菜菜子则饰演舞台剧导演浅居博美,一个深沉冷冽,背负着悲惨过去的美丽女性。

45岁的松岛菜菜子,还是那样的优雅动人。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除此之外,还有一出场就用演技碾压全场的小日向文世。

出神入化的演技,悄然偷走你的泪。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这样三位演员加上东野圭吾的悬疑功底加持,电影轻轻松松就达到了豆瓣8.2的好成绩,比原著还高出一些。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再看它的故事。

案件以东京廉价公寓里一具腐烂发臭的尸体开始,这具被勒死的女性遗体,是清洁公司上班、住在滋贺县的押谷道子。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她为什么会从滋贺县前往东京呢?

因为浅居博美。

她在滋贺县的老人院遇见初中同学浅居博美的妈妈,以此为借口去东京找她,顺便欣赏她的戏剧。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那她死在谁的公寓呢?

越川睦夫。

这位70+岁的老人在警官推测押谷死亡日期的第二日后便再未出现。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在搜查一科的刑警们对二者关系一筹莫展时,松宫提出假设,认为几日前在案发地点附近先被掐死再被焚烧的流浪者尸体与此案件有关。

因为:

1.二者都被掐死;

2.死亡日期和死亡地点相近;

3.押谷道子死亡现场的公寓毫无生气,没有冰箱没有储物,主人仿佛在等待死亡的到来,就像流浪者搭的临时住棚。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通过DNA证实流浪者尸体即为越川后,松宫开始对其屋内的一本日历展开调查,日历上的每个月份对应写着日本桥周围的12座桥名,其中含义不得而知。

但加贺恭一郎偶然知悉这一点后激动异常,因为——他母亲遗物中的一本日历上记载了完全相同桥名,他一直怀疑这是母亲与她的情人绵部俊一每月见面之处。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当笔记鉴定结果确认出自同一人之手时,加贺也对越川睦夫就是绵部俊一确认不疑。

至此,寻找“绵部俊一”和调查案件真相两线并行。

观众也知晓:原来优秀的加贺恭一郎一直窝在日本桥警署只是为了寻找母亲百合子出走后的生活踪迹,寻找她的这位情人绵部俊一。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用两个身份且70多岁不曾留下一张照片呢?

为什么押谷道子见完浅居博美之后便在陌生男子家中惨遭毒手呢?

为什么押谷被掐死在公寓后他又在不远处的河边被掐死又焚烧呢?

答案很明显,要从博美身上找。

这个小时候经历风流母亲欠债出走,父亲被逼自杀,在福利院长大的女生,是如何把事情串联起来的呢?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以下内容涉及高度剧透!!!建议先看剧再看文啊!!!

影片中,加贺去博美搜集证据。博美家的墙,看着就有种阴森恐怖的感觉。这红彤彤的一片,是血,还是火?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两幅背景图,分别是著名的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 神奈川冲浪里》和丰原国周的《歌舞伎座小春狂言 大阪阵诸家记录宫内局 暂》。

去掉血色背景就很好认了是不是?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这两幅背景图也是博美身世的关键所在,涉及严重剧透,感兴趣的可以去豆瓣上看这位豆友的分析➡️

https://www.douban.com/review/9591655/?dt_ref=02B380E3F459AA448E530105625086E976469B6FD190C6BA89A781266B947F305EB204E39F3E7541&dt_dapp=1

大家应该都猜到了,浅居博美和死去的流浪者越川睦夫/绵部俊一,实为父女。

多年前父亲带着博美躲债逃亡准备自杀时,博美失手杀了对她意图不轨的男人。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父亲为了保全女儿放弃自杀,用一招偷天换日制造浅居忠雄已死的假象,自己则以死者的身份生活下去。

这样,博美顺理成章地进入福利院,顺利地长大。

26年前父女那场分别大戏可谓催泪至极,明知导演在故意煽情可还是止不住的落泪。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小日向文世出神入化的演技用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勾勒出一个爱到极致的父亲。

他的极致体现在能够忍受二十多年的“黑暗”生活,隐姓埋名,不断更换身份,不与女儿相见。

那十二个月份对应的桥名,不是与情人百合子相约之处,而是每个月与女儿在桥的两端,通过电话相聚的地点。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而最后的谜团,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也是全片最为催泪的重头戏。

(暂时不剧透了)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有着非凡童年经历的博美同样爱得极致。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影片中博美正在上演的戏剧与故事发展步调一致。

加贺说:

“她做演员 做导演 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生 体验她难以企及的幸福和快乐”

也许,这个承载了太多的女人只是想把自己的悲情和痛苦在舞台上释放吧。

----------------我是好久不见的分割线----------------

其实这是由两个同样有着出走母亲的家庭产生的故事,一个是男主加贺的母亲,因为不堪压力患上抑郁症出走,一个是女主博美的母亲,风流成性欠债逃离。

他们抛弃家庭的原因不同,但都给孩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博美对母亲恨之入骨,也未接收到母爱那根接力棒,为了角色打掉孩子轻而易举。(就忽然想到了《迷雾》,一样可怜又可怕的女人呐)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加贺对父亲厌恶至极,将所有情绪凝聚成重度恋母情结。

一把年纪的帅大叔,爱的只有妈妈,哎。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最后真相揭露的不仅是浅居父女极致的亲情,还有加贺父母默默守护的爱。

但更让大部分观众庆幸的,是自己生长在完整又幸福的原生家庭,成长或正在成长为积极乐观又三观超正的人。

当然,也有小部分胖友有别的感悟。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嗯,好像很有道理呢。

这大概是东野圭吾之《认出熟人引发的惨案》吧。

想和拆姐互动?

杀人?焚尸?东野圭吾也会这么好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