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郭鴻寶原來也許知道電池行業對資金要求很高,只是沒想到那麼高,高到公司資金鍊斷裂。

1

只怪當年太沖動

在A股市場中欠錢不還的事時有發生,不還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但因爲沒收到通知短信而鬧上法庭的卻不多見。

日前,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兩份裁判文書就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涉事雙方分別是堅瑞沃能(300116.SZ)和紅塔證券。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2013年說起,當時的堅瑞沃能還叫“堅瑞消防”,做的是消防器材的生意,還沒進入高大上的新能源行業。

不過就在當年,堅瑞沃能董事長郭鴻寶與紅塔證券簽訂《股權質押式回購業務協議》,約定雙方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

在簽署協議之後的三年期間,雙方業務進展的還算順利,沒有什麼矛盾發生。

到了2016年,當時國內經濟一片向好,而堅瑞沃能原本的消防器材生意一直卻是不溫不火,在這種情況下,堅瑞沃能董事長郭鴻寶坐不住了,決定投向未來產業的風口——新能源汽車行業,就像董明珠當年不顧股東反對,自掏腰包收購珠海銀隆一樣。

於是在同年2月,郭鴻寶大手一揮,以4.6倍的溢價、52億元的價格收購沃特瑪,實現了從消防行業到新能源電池行業的轉型,一度號稱是中國本土排名前三的動力電池生產廠商。

既然堅瑞沃能決定開始轉型了,那必定需要巨量資金支持。公司缺錢的時候,董事長股權質押一向是首選的好方案。

2016年7月27日,郭鴻寶與紅塔證券簽署了三份回購日期不同的《交易協定書》。 簽署協議當天,郭鴻寶將所持有堅瑞沃能股份辦理質押登記,獲得了3.6億元融資金額

獲得資金以後,郭鴻寶懷揣着大展宏圖的夢想,決定在新能源產業好好幹一番。

2

一條短信價值幾十萬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更何況還是一個新興行業。

郭鴻寶原來也許知道電池行業對資金要求很高,只是沒想到那麼高,高到公司資金鍊斷裂。

2018年4月1日,堅瑞沃能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出現債務逾期的情況,截至目前逾期債務19.98億元,主要爲應付票據和銀行借款,面臨債權人的權利主張,公司面臨償債風險,對日常經營造成影響。

公司這是自曝其短,股價自然是應聲下跌,還是斷崖式下跌。

股價一下跌,當初質押出去的股權可就要爆倉了。

到了2018年4月9日,郭鴻寶賬戶上資產跌破155%的質押履約保障比例最低線

紅塔證券向郭鴻寶發送短信催促提升履約保障比例至175%。紅塔證券認爲,如果郭鴻寶沒有及時按照協議約定補充質押履約保障金,這筆融資合約就會在4月12日進入違約狀態。

違約之後,郭鴻寶就要支付違約金。

可偏偏不巧的是,郭鴻寶當初簽約時留下的手機號已經被他換掉了,所以沒有收到股權質押爆倉通知短信。

雙方由此出現爭執,郭鴻寶認爲,還本金沒問題,但是紅塔證券計算的違約時間有問題,當時他沒收到短信,不算違約。另外,紅塔證券違約金計算基礎有錯誤、違約金加利息過高。

紅塔證券和郭鴻寶因爲這些問題,一時爭執不下,只能將郭鴻寶告上法庭,由法庭來判決這個問題。

最終法院判決紅塔證券勝訴,讓郭鴻寶按照紅塔證券的計算方式償還本息。

3

積少成多

正常來說,以郭鴻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身份,本來不應該因爲這幾十萬利息的問題鬧上法庭,幾億資金都能還,還差這點利息嗎。

然而以堅瑞沃能目前的情況來看,郭鴻寶還真得和這幾十萬較真。因爲目前起訴堅瑞沃能的案件太多了。

5月10日,堅瑞沃能發佈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子公司沃特瑪及其下屬子公司涉及訴訟案件累計570件(不含撤訴案件),涉訴金額共計約82.26億元,其中已判決金額約29.55億元。

可以簡單算一下,假設在這500多起案件中,每一件案件都能扯皮出幾十萬,是不是就可以爲公司省下上億的資金。

實際上,自2018年4月後,堅瑞沃能債務危機公開化後,上市公司已深陷流動性危機。從堅瑞沃能今年2月14日公告來看,受債務危機的影響導致企業多數銀行賬戶被凍結,大量經營性資產被查封。

在被查封的資產中甚至包括公司旗下的64輛大型汽車及4輛小型汽車

堅瑞沃能淪落到當下這種光景,可以說就是轉型失敗造成的,當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也不能說郭鴻寶當初追逐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就是錯的,畢竟當初陷入這個風口漩渦的也不只他一個。

相關文章